第一章 詞以境界為最上
——讀王國維《人間詞話·上卷》
談詞:詞以境界為最上 // 003
談境界:造境與寫境 // 007
談氣象:太白純以氣象勝 // 011
談“秀”:句秀,骨秀,神秀 // 015
談李后主詞: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 019
談馮正中詞:開北宋一代風氣 // 023
談歐陽修詞:詞本前人而尤工 // 027
談詩人情懷:憂生與憂世 // 032
談三種境界: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所必經 // 036
談秦觀詞:淡語有味,淺語有致 // 040
談詞與詩:詞未必易于詩 // 044
談蘇軾詞:和韻似原唱 // 049
談納蘭性德詞:貴在真切 // 053
第二章 言氣質、神韻不如言境界
——讀王國維《人間詞話·下卷》
談史達祖、吳文英:詞失之膚淺 // 059
談填詞:不喜作長調,尤不喜用人韻 // 063
談學與工:易學難工,難學易工 // 067
談習慣:習慣殺人 // 071
談“景語”與“情語”:一切景語皆情語 // 074
談詩與詞:詩之景闊,詞之言長 // 078
談境界:借古人之境界為我之境界 // 082
談長調:以周、柳、蘇、辛為最工 // 086
談學人之詞:朱孝臧為極則 // 090
談詞與句:北宋詞有句,南宋以后無句 // 093
談宋人小說:多不足信 // 097
談情語:專作情語而絕妙者 // 101
談外物:一切外物,皆游戲之材料 // 105
第三章 可愛不可信,可信不可愛
——讀王國維《靜安文集》
談性:真性,乃不可知 // 111
談理:理由與理性 // 114
談命:自然界與意志中的因果 // 118
談教育:平凡教育之義 // 121
談叔本華:“悲”的人生哲學 // 125
談解脫:藝術讓人暫時忘記痛苦 // 128
談人生:哲學與宗教維度的命題 // 132
談哲學:為之正名 // 136
談叔本華與尼采:天之所靳,人之不幸 // 140
第四章 美之為物,一曰優(yōu)美,一曰壯美
——讀王國維《紅樓夢評論》
談《紅樓夢》:人生及美術之概觀 // 147
談《紅樓夢》之精神:解脫 // 151
談《紅樓夢》之美學價值:悲劇中之
悲劇也 // 155
談《紅樓夢》之倫理價值:欲望與解脫 // 159
談《〈紅樓夢〉評論》之文藝思想:美在
形式論 // 163
談“藝術美的社會功用說”:藝術之美與
自然之美 // 168
談創(chuàng)作:《紅樓夢》必本于作者之經驗 // 172
第五章 補三朝之志所不敢言
——讀王國維《宋元戲曲考》
談上古至五代之戲?。寒斪晕住?yōu)二者出 // 177
談宋之滑稽戲:托故事以諷時事 // 181
談宋之小說雜戲:以演事實為主 // 185
談宋之樂曲:詞與歌舞 // 188
談元雜劇之淵源:曲調與形式 // 192
談元曲之佳處:自然而已 // 196
談悲?。涸斜瘎≡谄渲? // 200
談意境:戲曲意境說與“古典意境說” // 204
談戲曲與文學:戲曲是中國最自然之文學 // 209
談《桃花扇》:真正意義之悲劇 // 212
第六章 究天人之際,察古今之變
——讀王國維《觀堂集林》
談《史記》:所謂古文說 // 219
談《說文》:所謂古文說 // 222
談敦煌:發(fā)現(xiàn)唐朝之通俗詩與通俗小說 // 226
談殷周制度:政治與文化之變革 // 230
談嫡庶之制:殷以前無嫡庶之制 // 234
談史學:求事物變遷之際而明其因果 // 238
談疑古風氣:學無新舊也 // 242
談喪服制度:“親親”“尊尊”“長長”及“男女有別” // 247
第七章 上古之事,紙上之材料與地下之材料的二重佐證
——讀王國維《考古學文輯》
談商周:制度與文化的新舊更替 // 253
談度量衡:度量權衡變遷之定例 // 257
談尺度:歷代尺度與社會 // 260
談亳:古地以亳名者,甚多 // 264
談中國新發(fā)現(xiàn)之學問:甲骨文及古外籍遺文 // 268
談斯坦因:長城故址漢簡 // 272
談宋代金石學:搜集、傳拓、考訂及應用 // 276
談“二重證據法”:時代背景與個人探索 // 280
談西方觀念與中國古籍:互相參證 // 284
談古器物:將古玩變成古史 //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