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水懺法》三卷,為明正統(tǒng)元年阮普興泥金寫本,3冊。唐知玄撰。明釋若訥修治輯。經折裝。書匡高19厘米,寬 8.3厘米;開本高25厘米,寬8.3厘米。半頁五行,行十五字,小字六行二十字,白口,無魚尾,上下雙邊。三卷為足本,湛藍色的磁青紙,楷書。韋馱,梵文skanda(塞建陀)音譯的訛略,亦稱韋天將軍。佛教護法天神。傳說為四天王中南方增長天王的八將之一,居四天王三十二將之首。自唐初道宣記載其事跡以來,被安置于寺院中。其塑像一般穿古武將服,執(zhí)金剛杵,立于天王殿彌勒像之后,面對大雄寶殿內的釋迦牟尼佛。卷前有明釋若訥修治《慈悲水懴法》緣起和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及四大天王三幅扉畫,卷末有韋馱扉畫一幅。卷下末有牌記,注有“奉佛弟子阮普興,舍財書寫此経,上報四恩,下資三有,法界有情,同縁種智。正統(tǒng)元年八月十五日謹志”。本書為明正統(tǒng)元年泥金寫本。泥金多為皇室和富貴人家所用,黃金貴重,藉以表達對信仰的虔誠與恭敬。本書已被收入《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編號為11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