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建筑學領域關于彝族聚落與建筑文化方面的首部論著。首先通過與藏、羌居住形態(tài)相似性證實了彝族的氐羌族系特征;探索了彝族的家支親屬制度、原始宗教信仰與以民族哲學思想對建筑文化的影響;追溯了彝族聚落地理的歷史空間分布,在民族遷徙、政權建立、與中原文化交流中的地域文化變遷。研究以聚落空間分布、聚落形態(tài)、建筑構筑形式作為依據建立了西南彝族建筑文化區(qū)系,總結了彝族傳統(tǒng)聚落在不同歷史和社會環(huán)境下的空間形態(tài),歸納了火塘、青棚和公房等彝族建筑空間特征;分析了彝族傳統(tǒng)建筑搧架、井干、邛籠的構筑技術特色。通過田野調查總結了彝族傳統(tǒng)建筑營建活動的工匠技藝、建房習俗等,總結出民俗文化影響下的建筑營造特征。最后總結了彝族建筑文化中聚落營建理念的生態(tài)人文價值,民族建造技術的科學文化價值和建筑演變規(guī)律的史學研究價值。本書適合全國各大中專院校師生、民族民俗研究學者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