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機械、儀表工業(yè)機電系統(tǒng)設計方法、模型及概念:實現、控制及分析

機電系統(tǒng)設計方法、模型及概念:實現、控制及分析

機電系統(tǒng)設計方法、模型及概念:實現、控制及分析

定 價:¥69.00

作 者: [德] Klaus,Janschek 著;張建華 譯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信息技術和電氣工程學科國際知名教材中譯本系列
標 簽: 工學 教材 研究生/本科/??平滩?/td>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2457350 出版時間: 2017-03-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 249 字數:  

內容簡介

  《機電系統(tǒng)設計方法、模型及概念: 建模、仿真及實現基礎》(原書第1~5章,以下簡稱“建模與仿真篇”)和《機電系統(tǒng)設計方法、模型及概念: 實現、控制及分析》(原書第6~12章和附錄,以下簡稱“控制與分析篇”)。譯者認為,這是關于機電系統(tǒng)設計和分析的一本不可多得的*著作,有很高的學術水準,內容全面豐富。書中不少內容基于作者研究組的*新研究成果,有很強的創(chuàng)新。例如,基于通用機電變送器建模(建模與仿真篇第5章),給出了靜電(控制與分析篇第6章)、壓電(控制與分析篇第7章)、電磁以及電動力變送器(控制與分析篇第8章)的形式化描述。建模與仿真篇第5章介紹的通用機電變送器模型框架為一般了解電力耦合變送器的原理以及不同類型變送器物理原理的表示提供了方*。與其他同類書籍相比,這種具有廣泛適用性的模型表示是全新的。本書還使用解析動態(tài)模型實現了許多物理與技術領域的機電一體化功能,例如多體動力學(建模與仿真篇第4章)、電磁動作變送器(控制與分析篇第8章)以及數字信息處理(控制與分析篇第9章)。

作者簡介

  張建華,華東理工大學自動化系教授,2005年于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師從德國國家工程院和北萊茵-威斯特*科學院雙院士Johann F. Boehme教授。2005-2006年在英國謝菲爾德大學任博士后副研究員,合作導師為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Derek A. Linkens教授等。2007年引進回國任華東理工大學自動化系教授和博士生導師。2011,2012,2014,2015年應邀赴德國柏林工業(yè)大學和馬普復雜技術系統(tǒng)動力學研究所做客座教授或高級研究學者?,F任國際自動控制聯(lián)合會(IFAC)人機系統(tǒng)、復雜大系統(tǒng)、生物與醫(yī)學系統(tǒng)、交通系統(tǒng)四個技術委員會委員,曾任13th IFAC Symp. on Complex Large-Scale Systems 的IPC副主席, 19th IFAC World Congress的技術副編輯,13th IFAC Symp. on Analysis,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Human-Machine Systems的IPC共同主席。2011年獲德國馬普學會高級研究基金,2007年入選上海市浦江人才計劃,2002-04年獲德意志學術交流中心(DAAD)獎學金。主要研究興趣包括計算智能,機器學習與智能數據分析,生物系統(tǒng)的建模與控制,生物醫(yī)學信號處理,人機系統(tǒng),腦機交互,神經工效學等。至今在IEEE T-HMS, IEEE T-BME,IEEE T-CBB等重要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fā)表論文110余篇。

圖書目錄

譯者引言(第1~5章簡介)第6章功能實現: 靜電變送器6.1系統(tǒng)工程背景6.2物理基礎6.3通用靜電變送器6.3.1系統(tǒng)結構6.3.2靜電變送器本構方程6.3.3ELM二端口模型6.3.4負載靜電變送器6.3.5結構原理6.4具有電壓驅動與可變電極間距的變送器6.4.1一般動態(tài)模型6.4.2使用串聯(lián)電容增大運動范圍6.4.3使用串聯(lián)電阻的被動阻尼6.5具有可變電極間距和電流驅動的變送器6.6差動變送器6.6.1通用變送器配置6.6.2推推控制: 機械對稱結構6.6.3推推控制: 橫向梳形變送器6.6.4推挽控制: 靜電軸承6.6.5推挽控制: 軸對稱雙梳變送器6.7具有恒定電極間距的變送器6.7.1一般動態(tài)模型6.7.2縱向梳形變送器6.7.3采用線性級齒的梳形變送器本章參考書目第7章功能實現: 壓電變送器7.1系統(tǒng)工程背景7.2物理基礎7.3通用壓電變送器7.3.1系統(tǒng)結構7.3.2壓電變送器的本構方程7.3.3ELM二端口模型7.3.4負載壓電變送器7.3.5結構原理7.4帶阻抗反饋的變送器7.5機械諧振器7.5.1比例工作和諧振工作7.5.2超聲壓電電機本章參考書目第8章功能實現: 電磁作用變送器8.1系統(tǒng)工程背景8.2物理基礎8.3通用電磁變送器: 可變磁阻8.3.1系統(tǒng)結構8.3.2電磁變送器的本構方程8.3.3ELM二端口模型8.3.4負載電磁變送器8.3.5結構原理8.3.6具有可變工作氣隙的電磁變送器8.3.7差動電磁變送器: 磁軸承8.3.8具有恒定工作氣隙的電磁變送器8.3.9磁阻步進電機8.4通用電動力變送器: 洛倫茲力8.4.1系統(tǒng)配置8.4.2電動力變送器的本構方程8.4.3ELM二端口模型8.4.4負載電動力變送器8.4.5結構原理本章參考書目第9章功能實現: 數字信息處理9.1系統(tǒng)工程背景9.2定義9.2.1參考結構9.2.2建模方法9.3采樣9.4混疊9.5保持器9.6采樣對象的頻率響應9.7振蕩系統(tǒng)中的混疊9.8數字控制器9.9變換頻域9.10信號轉換9.11數字數據通信9.12實時性9.13設計時要考慮的問題本章參考書目第10章控制理論10.1系統(tǒng)工程背景10.2一般的設計考慮10.3建模不確定性10.3.1多體系統(tǒng)參數不確定性10.3.2未建模的本征模態(tài)10.3.3寄生動態(tài)10.4多體系統(tǒng)的魯棒穩(wěn)定性10.4.1穿越(或相交)形式的奈奎斯特判據10.4.2使用尼柯爾斯圖的穩(wěn)定性分析10.4.3彈性本征模的魯棒穩(wěn)定性10.5頻域控制器的手工設計10.5.1魯棒控制策略10.5.2多體系統(tǒng)的通用控制器類型10.5.3單位反饋下的暫態(tài)特性10.5.4單質振子的控制10.5.5同位MBS控制10.5.6非同位MBS控制10.6隔振10.6.1被動隔振10.6.2主動隔振: 天鉤原理10.6.3主動檢測質量阻尼器10.7可觀性與可控性10.7.1一般性質10.7.2相對坐標下的MBS控制10.7.3振蕩節(jié)點處的測量與執(zhí)行位置10.8數字控制10.8.1一般設計過程10.8.2剛體主導的系統(tǒng)10.8.3具有未建模本征模的系統(tǒng)11.8.4數字控制器中的混疊10.8.5測量噪聲的混疊本章參考文獻第11章隨機動態(tài)分析11.1系統(tǒng)工程背景11.2隨機系統(tǒng)理論基礎11.2.1隨機變量11.2.2隨機時間函數與隨機過程11.2.3具有隨機輸入的LTI系統(tǒng)11.3白噪聲11.4色噪聲11.5噪聲源的建模11.6協(xié)方差分析本章參考書目第12章設計評價: 系統(tǒng)預算12.1系統(tǒng)工程背景12.2性能度量參數12.3度量的線性預算12.4度量的非線性預算12.5產品精度12.6非純一度量的預算編制12.7使用預算的設計優(yōu)化12.8設計示例本章參考書目附錄A協(xié)方差公式中英文術語翻譯對照表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