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瑞平,包頭醫(yī)學院醫(yī)學學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哲學碩士、美國 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哲學博士,現(xiàn)任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學系生命 倫理學及公共政策講座教授。兼任“亞洲醫(yī)學哲學及生命倫理學”叢書 (Springer)主編、《中外醫(yī)學哲學》(香港)聯(lián)席主編、美國《醫(yī)學與哲學期 刊》(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ilosophy)副主編、《中國醫(yī)學倫理學》副主 編。發(fā)表中文論文60余篇、英文論文80余篇。專著有《重構(gòu)主義儒學:后西 方道德問題反思》(英文,2010)和《當代儒家生命倫理學》(中文,2011)。 主編及參與主編著作:《儒家生命倫理學》(英文,1999)、《儒家社會與道統(tǒng)復 興》(中文,2008)、《當代中國的儒學復興》(英文,2011)、《儒家憲政與中國 未來》(中文,2012)、《禮學及德性生活》(英文,2012)、《儒家政治制度》 (英文,2013)及《以家庭為基礎(chǔ)的知情同意》(英文,2015)。張穎,中國人民大學文學碩士、美國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宗教哲 學博士。曾任教于美國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宗教系,現(xiàn)執(zhí)教于香港 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并為浸會大學應用倫理學中心研究員。研究領(lǐng)域包括老莊哲學、佛教哲學、比較哲學及應用倫理學。現(xiàn)任《中外醫(yī)學哲學》(香港) 聯(lián)席主編,美國International World Council for Ethical Standards in Health care成員,歐盟 Horizon 2020 Genethics特邀成員。與倫理學相關(guān)的著作包 括:《生命倫理學的中國哲學思考》(合著,2013),“Vulnerability, Compas sion, and Ethical Responsibility:A Buddhist Perspective on the Phenomenolo gy of Illness and Health”(2014),“On Human Rights and Freedom in Bioeth ics:A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 Light of Buddhism”(2014),“The Unity of Corporeality and Spirituality:Love in Daoism”(2013),“‘Weapons Are Noth ing but Ominous Instruments':The Daodejings View on War and Peace”(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