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的全國六大區(qū)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以壓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脫垂、慢性盆腔痛、性生活障礙和控便異常等為代表的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仍然是困擾中老年婦女健康的大敵。 隨著 PFD 基礎性研究的深入,尤其是 20 世紀 90 年代,出現(xiàn)了關于女性盆 底陰道支持結構的“三水平”理論、“吊床”假說(Delancey,1994)與整體 理論(Petros,Uimsten,1990),使 PFD 這一古老的疾病,又重新獲得了更大的關注,催生出盆底疾病專業(yè),即“婦科泌尿”專業(yè),女性盆底學知識和技能 逐漸成為我國婦產科醫(yī)師的必備內容。PFD 危及女性身心健康、影響其生活質 量和家庭和睦,同時 PFD 的預防和診治水平也反映一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醫(yī)療技術 水準及社會保健體制和措施。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近年來 PFD 備受重視。盆底是由骨性結構、肌肉、韌帶、結締組織、血管和神經等組成的結構復雜和功能多樣的系統(tǒng),盆腔內組織和器官又深藏體內。上述解剖和功能的特點決定了盆底功能障礙疾病具有病變部位隱匿、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輔助檢查手段有限等特征。同時又因為患者主動就診率低和專業(yè)人員相對較少等原因導致臨床診斷困難,缺乏標準的治療方案,影響治療的針對性。隨著盆底修補材料和方法的不斷進步,目前盆底植入物重建手術對于采用盆底康復技術治療無效的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脫垂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但仍需要制訂個體化、規(guī)范化的手術方案,以實現(xiàn)精準化醫(yī)療為目標。隨著盆底康復醫(yī)學和盆底外科學的飛速發(fā)展,盆底超聲影像學逐漸被重視,在盆底和超聲影像專業(yè)醫(yī)生的合力推動下,盆底超聲影像學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目前已經進入高速發(fā)展快車道。盆底超聲影像學技術在顯示盆底功能障礙病變的精細解剖學部位、損傷類型和損傷程度,以及導致功能障礙的程度等方面具有以往技術無法比擬的優(yōu)勢。盆底超聲影像學技術可幫助醫(yī)生揭示盆底功能障礙解剖學和病理學的病因,有效提高臨床診斷水平;可在術前指導制訂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同時也可以對手術進行精確的引導及評價術后治療效果。當前,盆底超聲影像研究較薄弱,國內尚無全面、系統(tǒng)、精細解析盆底解剖的超聲影像學的著作。深感盆底超聲影像學應用重要性和迫切性,我們采取外出學習、自學以及與超聲影像學專業(yè)人員合作等方式,經過 4 年的不懈努力,已經將盆底功能障礙臨床影像學徹底應用到臨床的實際工作中,并對臨床診斷和治療方案的制訂起到積極促進作用。盆底超聲檢查成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我們利用盆底超聲影像指導盆底康復治療方案的制訂和治療效果的評價,同時利用盆底超聲影像技術指導諸如慢性盆腔痛、陰道壁腫瘤、尿道憩室、膀胱腫瘤、尿失禁和盆底器官脫垂的診治方案的制訂和治療效果的評價,實現(xiàn)了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診治的“脫盲”。我們通過臨床應用的獲益,深刻體會到盆底超聲影像學對于盆底專業(y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歷經數(shù)年耐心摸索、總結經驗和積累數(shù)據編寫了《女性盆底超聲精細解剖圖譜與實踐操作》一書。本書為了大限度地實現(xiàn)實用性和可讀性,我們針對同一種病變會采用多種超聲技術和多個切面進行講解,以期讀者可以根據各自所具備的超聲設備和技術,因地制宜地開展盆底超聲診斷項目。書中超聲圖像為編者日常工作中積累所得,尤其是第五章中關于肛提肌精細解剖超聲圖譜中的圖像,均為本科室超聲檢查的資料圖像。為了保證超聲圖像對應正確的解剖結構,編者結合實際工作中的體會并查閱大量盆底局部解剖書籍,對照盆底 CT 和磁共振斷層掃描圖像,反復揣摩,終有心得,并以此呈現(xiàn)給讀者,希望有助于豐富和完善讀者的盆底空間結構感,提高對于盆底解剖的整體認識,在頭腦中盡快形成立體的盆底解剖結構。同時本書還參考和借鑒大量國內外新研究成果,希望能夠更全面系統(tǒng)地普及盆底超聲影像技術。本書是利用工作之余的時間編寫,加之參加編寫人員大多數(shù)為初涉盆底專業(yè)的年輕醫(yī)生,書中必然存在不當、疏漏甚至錯誤之處,敬請廣大讀者指正。本書的編寫得到了醫(yī)院領導、相關科室同道以及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指導,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