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圍繞《清明上河圖》的一場風波
一、主要情節(jié)
(一)王仔求畫
(二)黃彪作偽
(三)湯臣索賄
(四)嚴氏殺人
二、風波分析
(一)發(fā)生時間
(二)講述者
(三)吳晗的疑問
(四)懷璧其罪
三、對這場風波的提問
(一)消費者、消費需求與消費環(huán)境
(二)骨董攤肆、骨董商與居間人
(三)價格
(四)贗品
第一章 世風
一、奢靡之風
二、長物之好
第二章 需求
一、購買需求
(一)人事
(二)雅賄
二、庋藏需求
(一)免俗
(二)斗侈
第三章 閱市
一、廟市與燈市
二、香市與夜市
三、書畫船
四、空間與消費
第四章 骨董商
第五章 居間人
第六章 價格
一、書畫的定價
二、價格亂象
(一)“重古蔑今”與“今與古敵”
(二)從“重宋”到“重元”
(三)由“名家”變“邪學”
三、價目分析
(一)價目的主觀性與偶然性
(二)分析前的準備
(三)價目初步分析
(四)以《戲評古次第》為參照的分析
第七章 贗品
一、名頭與射利
二、自愚與愚人
第八章 余論
一、區(qū)域優(yōu)勢與市場導向
二、士商相雜與競尚清雅
附錄1 1522-1619年(嘉靖、隆慶、萬歷年間書法(含墨刻法帖)作品交易價目
附錄2 1522-1619年(嘉靖、隆慶、萬歷年間繪畫作品交易價目
附錄3 項元汴標價的書畫(含墨刻法帖)作品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