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無線電電子學、電信技術ICT消費中的身份言說:大學生身份認同的一個視角

ICT消費中的身份言說:大學生身份認同的一個視角

ICT消費中的身份言說:大學生身份認同的一個視角

定 價:¥36.00

作 者: 孟慶寧 著
出版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308165730 出版時間: 2017-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孟慶寧著的《ICT消費中的身份言說:大學生身份認同的一個視角》的選題來自于對大學生這一群體近距離的觀察和真摯的關懷,而非理論的驅(qū)使。本研究的核心問題是:在社會身份式微的背景下大學生如何建構自我身份認同。身份認同包括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從微觀層面來討論大學生的自我認同,要從認同的主體出發(fā);從宏觀層面來看,作為社會現(xiàn)象的大學生群體,同樣會引起一個宏觀層次的社會認同,即他人對這個群體的看法。微觀層面的自我認同與宏觀層面的社會認同是相互關聯(lián)的,也就是說,大學生的自我身份建構與他者對大學生身份的建構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的,但他者對大學生身份的建構不是本研究的主題。本研究的落腳點是,在大學生的社會認同式微的背景下,即以宏觀層次的認同為背景,來探討微觀層次上大學生自我認同的建構問題。

作者簡介

暫缺《ICT消費中的身份言說:大學生身份認同的一個視角》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研究的意義及研究框架
第一節(jié) 研究意義
一、理論意義
二、現(xiàn)實意義
第二節(jié) 文獻綜述
一、相關理論研究
二、關于大學生身份認同的相關研究
三、對已有研究的評價及其啟示
第三節(jié) 研究思路及分析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分析框架
第四節(jié) 調(diào)查范圍的確定和資料的收集
一、下沙高教園區(qū)現(xiàn)狀
二、資料的收集情況
三、個案概況
第五節(jié) 概念界定與研究方法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方法
本章小結
第二章 精英不再:大學生的身份認同危機
第一節(jié) 大學生的自我認同困境
一、大學生的由來
二、從天之驕子到就業(yè)困難
三、社會信仰危機
四、青年身份認同危機
五、大學生的自我認同危機
第二節(jié) 大學生身份認同的消費轉向
一、國家社會層面宏觀消費環(huán)境的變化
二、校園環(huán)境的變化
三、家庭環(huán)境的變化
四、學生個人層面
第三節(jié) 大學生消費實踐的嬗變
第三章 ICT產(chǎn)品的消費實踐
第一節(jié) ICT產(chǎn)品的類型學
一、通訊類
二、電子閱讀類
三、游戲娛樂類
第二節(jié) ICT產(chǎn)品的購買空間與支付方式
一、購買空間
二、支付方式
氛三節(jié) ICT產(chǎn)品的使用場域
一、使用的時間
二、使用的空間
三、功能選擇
四、互動對象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消費的符號化:身份認同資源的產(chǎn)生
第一節(jié) 時尚化——求新的渴望
第二節(jié) 全球化——網(wǎng)購的隱喻
第三節(jié) 現(xiàn)代化——消費的科技內(nèi)涵
第四節(jié) 自由化——沖破規(guī)訓的快感
第五節(jié) 優(yōu)越感——消費的意見領袖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消費的邏輯:身份認同的建構
第一節(jié) 積極意義的賦予策略
一、求同策略
二、求異策略
第二節(jié) 利己的對比策略
一、年輕——與父輩群體比較
二、時間——與白領群體比較
三、文化——與同齡非大學生群體比較
第三節(jié) 身份的尋求策略
一、消費意見領袖
二、技術達人
第四節(jié) 消費文化的反哺策略
一、對家庭的消費文化反哺
二、對學校的消費文化反哺
第五節(jié) 生活世界的拓展策略
本章小結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
第一節(jié) 結論
一、關于消費的符號化
二、關于消費認同的邏輯
三、關于消費與身份認同的變遷
四、關于二元變遷的互動框架
第二節(jié) 展望
附錄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