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工業(yè)技術礦業(yè)工程青海賽什塘銅多金屬礦床成礦條件與成礦規(guī)律

青海賽什塘銅多金屬礦床成礦條件與成礦規(guī)律

青海賽什塘銅多金屬礦床成礦條件與成礦規(guī)律

定 價:¥50.00

作 者: 賴健清,王雄軍,毛寅,安江華,張普斌 等
出版社: 地質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6099852 出版時間: 2016-11-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青海賽什塘銅多金屬礦床成礦條件與成礦規(guī)律》以區(qū)域成礦地質條件的研究為基礎,通過對青海省賽什塘銅多金屬礦區(qū)巖石和礦石的宏觀及微觀地質學研究、地球化學分析和礦物流體包裹體測溫,將成礦地質作用與成礦作用有機關聯(lián),系統(tǒng)總結賽什塘銅多金屬礦床的成礦地質作用、礦田(礦床)構造特征、礦產(chǎn)地質與成礦作用特征,開展成礦流體和成礦動力學研究,探討礦床的成因,建立成礦模式。書中通過礦床地質特征的詳細研究,結合鋯石u-Pb法同位素定年和礦物流體包裹體系統(tǒng)研究,充分論證了賽什塘銅多金屬礦床的“多位一體”的成礦特點,提出斑巖+矽卡巖型+后期疊加改造型銅多金屬礦床的成因觀點。《青海賽什塘銅多金屬礦床成礦條件與成礦規(guī)律》提供了典型礦床成礦規(guī)律總結研究方法和研究內(nèi)容的一個實例,可供有色金屬礦床研究、找礦預測和生產(chǎn)單位的技術人員和相關專業(yè)院校師生使用。

作者簡介

暫缺《青海賽什塘銅多金屬礦床成礦條件與成礦規(guī)律》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區(qū)域地質背景
1.1 區(qū)域地層
1.2 區(qū)域構造
1.3 區(qū)域巖漿巖
1.4 區(qū)域礦產(chǎn)
第2章 礦床地質特征
2.1 礦區(qū)地質
2.1.1 礦區(qū)地層特征
2.1.2 地層巖性特征
2.1.3 礦區(qū)構造
2.1.4 礦區(qū)巖漿巖
2.1.5 變質地層地球化學特征
2.1.6 圍巖蝕變類型
2.2 礦體特征
2.2.1 礦體類型及其產(chǎn)狀
2.2.2 礦體空間結構與空間分布規(guī)律
2.3 礦石特征
2.3.1 礦石自然類型
2.3.2 礦石化學成分
2.3.3 礦石礦物成分及礦物組合
2.3.4 礦石結構構造
2.4 成礦期和礦化階段
2.5 礦化分帶研究
2.5.1 礦化蝕變帶
2.5.2 礦體產(chǎn)出特征
第3章 成礦地質作用及成礦地質體
3.1 成礦地質條件
3.1.1 地層條件
3.I.2 構造條件
3.1.3 巖漿巖條件
3.1.4 巖漿巖的地球化學特征
3.2 成礦地質體的成因特征
3.2.1 變質巖的巖石學特征
3.2.2 變質巖原巖類型罔解
3.2.3 礦區(qū)沉積相的初步探討
3.2.4 巖漿巖源區(qū)性質
3.2.5 巖漿巖形成的構造背景
3.3 成礦地質體的厘定
3.3.1 褶皺與成礦的關系
3.3.2 斷裂與成礦的關系
3.3.3 接觸帶與成礦的關系
3.3.4 巖漿巖與成礦的關系
3.3.5 成礦地質時代
3.4 成礦地質體的含礦特征
3.5 成礦深度討論
第4章 成礦構造系統(tǒng)與成礦結構面
4.1 礦區(qū)構造基本格架
4.2 成礦結構面特征
4.2.1 巖漿侵入構造體系
4.2.2 褶皺構造體系
4.2.3 斷裂構造體系
4.2.4 構造應力場演化
4.3 成礦結構面組合關系分析
4.4 成礦結構面活動時空機制及構造關系探討
4.5 建立成礦/礦田構造體系
4.5.1 礦體定位的構造條件
4.5.2 導礦、容礦構造
第5章 成礦流體及成礦熱(動)力學
5.1 成礦流體的礦物學標志
5.1.1 圍巖蝕變類型
5.1.2 蝕變分帶特征
5.1.3 地球化學障特點
5.1.4 圍巖蝕變組分變化研究
5.2 流體包裹體特征
5.2.1 樣品采集及流體包裹體巖相學特征
5.2.2 流體包裹體硅微測溫
5.2.3 流體包裹體成分分析
5.2.4 討論
5.2.5 小結
5.3 穩(wěn)定同位素特征
5.3.1 硫同位素特征
5.3.2 鉛同位素特征
5.3.3 氫氧同位素特征
5.4 微量元素及標型礦物特征
5.4.1 實測地層剖面地球化學研究
5.4.2 賽什塘礦區(qū)地層含礦性的綜合評價
5.4.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征
5.4.4 成礦元素地球化學特征
5.5 絡合物的恢復和物理化學條件
5.5.1 銅的遷移形式
5.5.2 銅的沉淀機制
5.5.3 成礦流體逸度
5.5.4 成礦流體pH值和Eh值
5.6 成礦動力學過程探討
5.6.1 成礦動力學背景
5.6.2 流體演化過程
第6章 成礦模式
6.1 礦床成因
6.2 控礦因素分析
6.3 成礦物質來源
6.4 成礦深度與溫度
6.5 成礦就位方式
6.6 成礦機制
6.7 礦化及蝕變分帶
6.8 成礦模型
第7章 結論
參考文獻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