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glas J. Paul 美國格拉斯哥大學教授,愛丁堡皇家學會會士,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Physics)特許物理學家(Chartered Physicist),IEEE高級會士,英國工程和自然科學研究委員會(EPSRA)高級會士,在劍橋大學卡文迪什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期間負責所有的硅/鍺硅研究項目。他是多家政府部門咨詢委員會的顧問,如內(nèi)政部、政府科學辦公室、國防科學顧問辦公室等,并于2004年至2008年期間擔當北約海關與邊境保護科學小組的英國代表。Paul教授在眾多國際會議擔當評委會成員,是物理研究所《半導體科學技術》雜志的編委會成員。他的研究興趣包括硅/鍺硅異質(zhì)結構,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量子級聯(lián)激光器,量子設備,硅光子學,太赫茲系統(tǒng),無極分子電子學和熱點技術等,成績突出,享有世界盛譽,是全球知名的光電專家。 劉勁松 華中科技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太赫茲光電子學研究中心負責人,兼任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培養(yǎng)處處長。首屆霍英東高校教師基金獲得者,寶鋼優(yōu)秀教師獎獲得者,全國工程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教指委委員,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科工作委員會委員,《應用光學》副主任委員,《激光技術》副主編,《電子器件術》副主編,湖北省光學學會常務理事,國家光電子技術標準化委員會委員。獲國家ji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項,在Sci. Rep.,Phys. Rev. A &E, Opt. Lett.,App. Lett.等刊物上發(fā)表論文300余篇。主要研究領域為太赫茲光電子學、太赫茲無損檢測以及太赫茲成像技術的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