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言/1
上編 審美范疇“和”的發(fā)展歷程
第一章 奠基時期(先秦)/7
第一節(jié) 人文地理的沾溉/7
第二節(jié) 五行雜錯之“和”/11
第三節(jié) 儒家的“中和”之美/19
第四節(jié) 道家的“和以天倪”/40
第五節(jié) 儒道之“和”的融匯 — 《呂氏春秋》論“和”/44
第二章 演進時期(兩漢)/50
第一節(jié) 天人系統(tǒng)與“中和”之美/50
第二節(jié) “溫柔敦厚”與詩教/55
第三節(jié) 圍繞《離騷》公案的“中和”與非“中和”之爭/59
第三章 深化時期(魏晉南北朝)/65
第一節(jié) 從人格之“和”到宇宙之“和”/66
第二節(jié) 樂論之“和”/69
第三節(jié) “和”與藝術辯證法/76
第四章 成熟時期(隋唐五代)/85
第一節(jié) 初唐史家的折中文質/85
第二節(jié) 皎然論“詩之中道”/88
第三節(jié) 司空圖的“飲之太和”/94
第五章 轉折時期(宋代)/100
第一節(jié) 幽淡和諧的社會審美理想/101
第二節(jié) 理學家論“中和”之美/106
第三節(jié) 詩教的重振/112
第六章 衰變時期(元明清)/117
第一節(jié) 金元時期的余緒/118
第二節(jié) 清代的回光返照/120
第三節(jié) 近代的余響/124
上編 審美范疇“和”的結構解析
第一章 審美對象之“和”/129
第一節(jié) 天地自然之“和”/129
第二節(jié) 社會與藝術之“和”/136
第三節(jié) 審美對象形式之“和”/141
第二章 審美心態(tài)之“和”/145
第一節(jié) 情志的和諧/145
第二節(jié) “溫柔敦厚”與人格涵養(yǎng)/152
第三節(jié) 超越功利的“大和”心態(tài)/1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