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克利斯朵夫》是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的長篇小說,講述了主人公約翰·克利斯朵夫為音樂奮斗反抗的一生,從兒時音樂才能的覺醒、到青年時代對權貴的蔑視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業(yè)上的追求和成功、zui后達到精神寧靜的崇高境界。本書共分三冊,分別代表了主人公的三個時期:上冊是童年、少年及青年時期的克里斯朵夫,包含如下章節(jié):1.黎明;2.清晨;3.少年;4.反抗。這一冊主要講述了主人公出生在德國一個比較窮苦的音樂教師家庭,在祖父的教導下逐漸展現出自己的音樂才能,甚至得到了公爵貴族的嘉獎。但他天性的敏感及自尊讓他在情感上多次受挫,開始是友情,后面還有懵懂的初戀。祖父父親去世之后,他的家庭更加陷入了一貧如洗的狀態(tài),他肩負起了養(yǎng)家的責任,但他又因為生性耿直,不愿阿諛奉承,虛偽待人,zui后遭人陷害失去工作,音樂上也反復遭人詬病否定,又在沖動之下為幫一個姑娘打抱不平犯下殺人大禍,他只能離開他的母親,離開德國,逃往巴黎。中冊主要講述的是青壯年時期的約翰·克利斯朵夫在巴黎的生活,包含如下章節(jié):1.節(jié)場;2.安多納德;3.戶內。雖然約翰·克利斯朵夫在巴黎一開始的生活還是不如意,但是他始終堅持自己的理念,絕不為了世俗而改變自己的初心,也不為了口腹之欲而出賣自己的靈魂,因此也贏得了一些人的尊重。在巴黎期間的生活對克利斯朵夫zui重要的一點是他有了一個真正懂他的朋友奧里維。在奧里維的支持下,克利斯朵夫度過了艱難的一段時間,承受過喪母之痛,繼續(xù)著自己的音樂夢想,并且開始在音樂界聲名鵲起。下冊概括起來可以稱為旅程的終途,包含如下章節(jié):1.女朋友們;2.燃燒的荊棘;3.復旦。克利斯朵夫的名氣越來越大,他的音樂作品被傳頌得越來越多,他依舊是那個心直口快、直言不諱的人,因為又一次得罪人,他遭到封殺,幸得他之前的一個女性朋友葛拉齊亞暗中的幫助才擺平。然而,在一次五一節(jié)游行示威游行中,他不慎卷入革命黨中,不僅害得奧里維被軍警打死,自己也又一次犯下殺人罪不得不再次逃亡瑞士。意志消沉的克利斯朵夫在瑞士遇見了葛拉齊亞,發(fā)現她才是他真正想要的愛人,然而命運弄人,葛拉齊亞的兒子堅決反對他倆在一起,不惜裝病也要拆散兩個人,兩人只能遺憾分開。歲月流逝,克利斯朵夫老了,葛拉齊亞去世了,當克利斯朵夫從瑞士的隱居生活重新回到法國的社會生活中時,他的反抗精神已完全消失,他甚至和敵人也和解了,并反過來譏諷像他當年那樣反抗社會的新一代。晚年,他避居意大利,專心致力于宗教音樂的創(chuàng)作,不問世事,完全變成了一個世故老人,直到死神降臨。《約翰·克利斯朵夫》是部耗時20余年之久的長篇巨著,羅曼·羅蘭從1890年就開始醞釀構思,1902年2月《半月叢刊》發(fā)表了小說的第一卷《黎明》,而直到1912年才刊行了第十卷即zui后一卷《復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