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近代史以來日本中國觀的嬗變和特點;對“對華認知”和“轉型期”進行概念界定;分析日本對華認知和對華政策的互動關系;梳理戰(zhàn)后以來特別是近年來日本對華認知的演變及其特點,闡釋各個階段的對華認知如何影響日本政府的對華政策。這是本稿的主要內容?!≈袊母镩_放后,日本對中國推行支持與合作政策,日本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機遇”和“幫手”。近來,中日關系出現拐點,中國問題成為日本各界極度關注的問題。處于轉型期的日本,其對華認知與對華政策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新情況和新特點,對華政策存在著許多不確定性。深入分析和研究這些新特點及存于其背后的原因,有助于中國知己知彼,更為睿智地探討對日政策和外交戰(zhàn)略?!”靖鍨楹现?。包霞琴,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徐靜波,復旦大學日本研究中心教授。劉迪,日本杏林大學教授。張云,日本新瀉國立大學副教授。張望,日本早稻田大學副教授。鄭浩瀾,日本慶應大學講師。李彥銘,日本慶應大學研究員。以上作者都有較長時期在日本學習和研究的經歷,能夠較多地運用日文一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