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貞觀政要》通說
一 吳兢和《貞觀政要》
二 《貞觀政要》的史學思想
三 《貞觀政要》的思想價值和史料價值
四 《貞觀政要》的歷史影響
五 《貞觀政要》及相關文獻的閱讀
六 校注說明
《貞觀政要》簡注
上貞觀政要表
序
卷一
君道第一
政體第二
卷二
任賢第三
求諫第四
納諫第五
直言諫爭(附)
卷三
君臣鑒戒第六
論擇官第七
論封建第八
卷四
論太子諸王定分第九
論尊師傅第十
教戒太子諸王第十一
規(guī)諫太子第十二
卷五
論仁義第十三
論忠義第十四
論孝友第十五
論公平第十六
論誠信第十七
卷六
論儉約第十八
論謙讓第十九
論仁惻第二十
慎所好第二十一
慎言語第二十二
杜讒佞第二十三
論悔過第二十四
論奢縱第二十五
論貪鄙第二十六
卷七
崇儒學第二十七
論文史第二十八
論禮樂第二十九
卷八
務農第三十
論刑法第三十一
論赦令第三十二
論貢獻第三十三
禁末作(附)
辨興亡第三十四
卷九
議征伐第三十五
議安邊第三十六
卷十
論行幸第三十七
論畋獵第三十八
論災祥第三十九
論慎終第四十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