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已降,對于中西文化的對比研究可謂多矣。但把中西文化的主要特征概括為“王道”與“霸道”,把中國“王道”文化視為一個發(fā)酵于夏商周三代,由孔子引發(fā)、孟子、荀子等儒學大師的詮釋和擴展,經老子道家、墨子墨家、孫子兵家、禪宗佛教等學派釋微與闡發(fā),內涵異常豐富、具有廣泛包容性和東方倫理智慧的龐大思想文化體系。并與西方的“霸道”文化進行分析比較探究,從而闡明二者在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人與人(群己、社會、民族國家)、人與己三方面關系上的思維差異及現實態(tài)度。剖析西方文化中造成嚴重生態(tài)危機、資源短缺、個體靈肉分離、精神危機和群體、民族國家關系緊張、對抗沖突的主要理論根源,諸如征服自然、“戡天役物”、“人類中心主義”的二元思維,惡性競爭、極端利己主義、個人主義、物質主義、霸權主義等思想原則。進而彰顯中華文化中“天人合一”、生態(tài)環(huán)保、適度消費、和諧、正義、和平主義、“天下意識”、靈肉統一、內外兼修等思想和主張的時代超出價值與普適倫理。或許筆者孤陋,但以此為視角與路徑的研究尚不多見。筆者愿拋磚引玉,以期達到溝通思想,交流學術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