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學(第3版 本科預防)/全國高等學校教材》共分為四大篇,14章和8個實習案例。第一篇為概述,在第一章“緒論”中重點介紹健康教育學和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概念、范疇、意義以及歷史發(fā)展。第二章“健康行為”概括性介紹行為的影響因素以及健康行為干預的基本方法。第二篇從第三章到第十章分別介紹個體、人際和社會行為相關的因素以及行為改變的理論,讓學生比較深入地理解行為影響因素和干預的知識。第三篇為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實踐篇,分別從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實踐的視角介紹“健康傳播方法和技術”“健康教育活動的設計與評價”“健康教育項目的設計、實施與評價”和“場所健康教育”。第3版《健康教育學》編寫的另一個思考是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所以本教材第四篇安排了8個實習案例。要求在教學中要安排學生的實習操作,培養(yǎng)學生在個體、人際和社會不同層面對不同人群(受眾)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能力,包括如何進行受眾的需求評估、計劃的制訂、傳播材料的制作、干預的實施、項目的管理以及效果的評價等不同階段的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