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現存有三件珍貴的波斯石刻,這些曾被誤認為是贗品的珍貴文物,是因為樂仲迪的研究考證和極力挽救而免遭厄運;作為國際學界zui早指出北朝文物上有拜火教葬儀的學者,樂仲迪早在1993年就發(fā)文指出日本Miho館藏北朝石棺屏風上有粟特人的葬儀場景,從此打開北朝與粟特文明交流的新大陸,并掀起國際絲路學界對入華粟特人石葬具的研究熱潮;樂仲迪對粟特人的絲路貿易帝國以及絲路的游牧人、商隊、圣徒等方面的研究,也都是當今世界絲綢之路文化研究的zui新考古研究成果。樂仲迪的《從波斯波利斯到長安西市》一書所收錄的大夏和薩珊印章、波斯摩崖石刻以及來華粟特葬儀等方面的研究文章,正是見證了這些在絲路文明研究史上具有重要意義的時刻,堪稱該領域考古研究的里程碑式著作,也讓敦煌學、吐魯番學大篇幅改寫,使得波斯學、中亞學與中國的長安、洛陽文明完美輝映。樂仲迪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守護人、紐約大學的波斯學家,更是近二十年來wei一以現代波斯語在西亞國家大學授課的歐美考古界女學者,多次參加波斯波利斯、巴比倫、大夏、犍陀羅考古遺址發(fā)掘,是中亞絲路學領域的國際quan威。從波斯波利斯到長安,樂仲迪的著作內涵宏富,縱跨了中亞粟特、大夏、波斯、阿富汗等地文明,囊括了壁畫、摩崖、印章、金銀器等各類藝術,氣勢恢宏地書寫了從粟特到北朝的東西方文明交融的宏大篇章。正是《從波斯波利斯到長安西市》一書所收錄的文章,奠定了樂仲迪在絲路學界的崇高威望,填補近十年世界絲綢之路學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