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教育/教材/教輔教輔教師用書核心素養(yǎng):課程發(fā)展與設計新論

核心素養(yǎng):課程發(fā)展與設計新論

核心素養(yǎng):課程發(fā)展與設計新論

定 價:¥52.00

作 者: 黃光雄,蔡清田
出版社: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教師用書 中小學教輔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7564176 出版時間: 2017-06-01 包裝:
開本: 16開 頁數: 388 字數:  

內容簡介

  《核心素養(yǎng):課程發(fā)展與設計新論》共十章,旨在作為學校教師與課程研究發(fā)展人員進行課程發(fā)展與設計之參考,亦可作為關心教育改革人士進行課程研究與推動課程改革之參考。 第一章“課程結構與課程意義”,首先指出“核心素養(yǎng)”對于課程改革的意義,進而指出課程結構及其意義,說明課程的豐富面貌,并進一步分析“課程即學科”、“課程即經驗”、“課程即計劃”、“課程即目標”、“課程即研究假設”等五種課程現象。 第二章“課程設計與課程研究”,闡述“核心素養(yǎng)”的課程設計與研究發(fā)展意涵,說明課程設計的意義,進而指出教育的三類研究、課程研究的意義、課程的三類研究、課程模式與理論以及透過課程研究,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發(fā)展的理念。 第三章“課程設計的意識形態(tài)”,說明課程的意識形態(tài),進而指出精粹主義理論取向、經驗主義理論取向、社會主義理論取向、科技主義理論取向與專業(yè)主義理論取向等課程意識形態(tài)。 第四章“課程設計的模式”,說明目標模式、過程模式、情境模式的課程設計,進而指出課程設計模式的多樣化。 第五章“課程選擇”,說明課程選擇的重要,進而指出課程選擇的規(guī)準與課程選擇的原則。 第六章“課程組織與課程統整”,說明課程組織的規(guī)準,進而指出課程組織的要素、課程組織的原則、課程組織的類型與結構。 第七章“課程發(fā)展”,說明課程發(fā)展的意義,進而指出課程發(fā)展的進路、教師教學本位的課程發(fā)展、國家政策本位的課程發(fā)展與行動研究本位的課程發(fā)展。 第八章“課程實施與課程領導”,說明課程實施意義,指出課程實施與教師角色、課程實施的研究觀點、課程實施的探究主題與配套措施及課程領導行動策略的相關議題。 第九章“課程評價”,說明課程評價的基本概念,指出步驟與標準、評價的類型、評價的模式與課程評價的價值取向。 第十章“課程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邁向課程學的建立”,包括課程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以及課程研究的再研究———邁向課程學的建立。

作者簡介

  黃光雄 教授 臺灣中正大學榮譽教授,歷任新竹師專校長、臺灣師范大學教育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黃光雄教授的研究興趣集中在課程理論與教育思想領域,專長為課程與教學、西方教育思想史。著有《課程與教學》、《西洋教育思想史研究》、《藍開斯特與導生學校運動》等專著,主編《教育概論》、《教育導論》、《教學理論》等書,并發(fā)表教育學術論文數十篇。蔡清田 教授 臺灣中正大學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曾任中正大學課程研究所所長與師資培育中心主任。多份學術期刊編輯與論文審查委員,學位論文與口試審查委員。 蔡清田教授在學術上以課程研究發(fā)展為主,專長行動研究、課程經營、課程改革與課程設計、核心素養(yǎng)。近年來主持“中小學課程相關之課程、教學、認知發(fā)展等學理基礎與理論趨向”、“K-12一貫課程綱要各教育階段核心素養(yǎng)與各領域課程統整研究”、“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fā)展指引草案擬議研究”等整合型研究案。著有《素養(yǎng):課程改革的DNA》、《課程發(fā)展與設計的關鍵DNA:核心素養(yǎng)》、《國民核心素養(yǎng):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的DNA》、《課程發(fā)展與設計新論》等專著,并有豐富的譯著和課程領域學術論文。

圖書目錄

001推薦序
003自序
001第一章 課程結構與課程意義
003第一節(jié) 核心素養(yǎng)的意義
011第二節(jié) 課程結構與意義
028第三節(jié) 課程即學科
032第四節(jié) 課程即經驗
034第五節(jié) 課程即計劃
037第六節(jié) 課程即目標
041第七節(jié) 課程即研究假設
047第二章 課程設計與課程研究
049第一節(jié) 核心素養(yǎng)的課程設計與研究發(fā)展之意涵
055第二節(jié) 課程設計的意義
057第三節(jié) 教育的三類研究
059第四節(jié) 課程研究的意義
061第五節(jié) 課程的三種研究
068第六節(jié) 課程模式與理論
072第七節(jié) 透過課程研究,落實學校本位課程發(fā)展的理念
081第三章 課程設計理論取向的意識形態(tài)
083第一節(jié) 課程理論取向的意識形態(tài)
085第二節(jié) 精粹主義理論取向的課程設計意識形態(tài)
088第三節(jié) 經驗主義理論取向的課程設計意識形態(tài)
091第四節(jié) 社會主義理論取向的課程設計意識形態(tài)
096第五節(jié) 科技主義理論取向的課程設計意識形態(tài)
101第六節(jié) 專業(yè)主義理論取向的課程設計意識形態(tài)
107第四章 課程設計的模式
109第一節(jié) 目標模式的課程設計
122第二節(jié) 過程模式的課程設計
131第三節(jié) 情境模式的課程設計
140第四節(jié) 課程設計模式多樣化
143第五章 課程選擇
145第一節(jié) 課程選擇的重要
151第二節(jié) 課程選擇的標準
159第三節(jié) 課程選擇的原則
167第六章 課程組織與課程統整
169第一節(jié) 課程組織的標準
173第二節(jié) 課程組織的要素
177第三節(jié) 課程組織的原則
183第四節(jié) 課程組織的類型
188第五節(jié) 課程組織的結構
195第七章 課程發(fā)展
197第一節(jié) 課程發(fā)展的意義
199第二節(jié) 課程發(fā)展的路徑
201第三節(jié) 教師教學本位的課程發(fā)展
206第四節(jié) 國家政策本位的課程發(fā)展
213第五節(jié) 行動研究本位的課程發(fā)展
221第八章 課程實施與課程領導
223第一節(jié) 課程實施的意義
227第二節(jié) 課程實施與教師角色
231第三節(jié) 課程實施的研究觀點
237第四節(jié) 課程實施的探究主題
241第五節(jié) 課程實施的配套措施
262第六節(jié) 課程領導的行動策略
271第九章 課程評價
273第一節(jié) 課程評價的基本概念
281第二節(jié) 步驟與標準
290第三節(jié) 課程評價的類型
305第四節(jié) 課程評價的模式
313第五節(jié) 課程評價的價值取向
317第十章 課程研究的回顧與展望———邁向課程學的建立
319第一節(jié) 課程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340第二節(jié) 課程研究的再研究—─邁向課程學的建立
356參考書目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