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由自主背后的心理真相,別掉入思維的陷阱
002 被控制的選擇,你并非完全自主決定
005 突然出現在大腦的不速之客
009 超額信息讓你的大腦陷入疲憊
011 你越孤獨、越無助,大腦的防御就越脆弱
012 在有效刺激下改變的行為
014 你的大腦并不安全,隨時可能被侵入
018 這是一場心靈的思辨之戰(zhàn)
021 你的認知可能在被重塑
第二章 不在催眠中昏昏欲睡,就在興奮中認清自我
024 人的思維往往被熟悉的人所影響
027 不是別人控制你,就是你制約別人
030 抗衡控制,你需要更強大的自己
033 連環(huán)提問讓人墜入預設陷阱
035 速度并不是越快越好
037 語速的力量:如音樂般讓人無法抗拒
039 廢話的功效:被擊碎的注意力
042 講個好故事:不知不覺中如癡如醉
第三章 不容忽視的暴力心理,拒絕成為游戲的受害者
046 認清操縱者的面具
049 你是如何失去自主行為的
052 有人想讓你孤獨無助
055 NASCR法則:讓你無法抗拒的吸引力
059 你是錯的,我才是真理的化身
062 給你的蛋糕有多大,你的付出就有多大
065 友善,用善意的擁抱化解矛盾
067 自我壓制,無法看透真相
第四章 你總是無條件妥協,習慣性服從別人的安排
072 那些活躍在你身邊的洗腦者
075 欺騙:別用謊言來代替真相
078 最經典的謊言:這件事你不行
081 推不掉也丟不開:無法拒絕的依賴
084 內心的負罪感:你這樣做不對
087 被綁架的贊美:來表揚我吧
090 帶著刺的玩笑:我不是故意的
093 阿倫森效應:被帶向制高點的情緒
第五章 用思維的深度甄別信息,輕松分辨信息的真假
096 根據目標選擇性接受信息
099 以知識為基礎,讓別人無從下手
102 拒絕成為困境中的囚徒
105 刺猬法則:人與人之間的四種心理距離
108 所羅門王斷案的啟示
111 維克里原則:讓真話成為對方的最佳原則
第六章 用批判的眼光看問題,巧妙避開思維的誤區(qū)
116 慣性思維隱藏的陷阱
119 建立批判思維,粉碎操縱者的陰謀
121 登門檻效應:給對方的小小承諾
124 習慣性贊美對方
127 站在同一條船上
130 互惠:每個人都能獲得好處
第七章 用邏輯來洞察真相,仔細診斷言語中的謬誤
134 利用歸納把問題變得更明確
137 在思維的常量中找出答案
139 準確推理剝離操縱者的外衣
142 站在操縱者的對立面
145 準確的數據讓對方無法辯駁
第八章 不得不學的思維策略,讓你站在真相的制高點
148 拒絕成為思維方式的受害者
151 轉換思維:換個方向尋找真相
154 發(fā)散思維:真相與假象的隱含關系
157 創(chuàng)新思維:不斷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
160 分解思維:讓假象無處可藏
162 想象思維:培養(yǎng)敏銳的洞察力
165 眼神的力量:識別內心的秘密
167 心理上的高級博弈
第九章 適當的心理弱勢,讓你離成功更近一步
172 利用感性沖動的弱點
174 輸人不輸陣,假裝出來的氣勢
176 故意犯錯,解除對方的防備
178 壓制欲望,理性才能戰(zhàn)勝對手
第十章 出其不意的大腦決策術,瞬間擾亂對方的計劃
182 你想怎么樣,就下怎樣的決定
185 優(yōu)秀的決策者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187 依靠直覺破除常規(guī)
190 及時改變,打亂對方的部署
192 認準自己的優(yōu)勢,你將無法攻克
194 快速行動起來,變被動為主動
第十一章 在冷靜中窺見真相,警惕頭腦發(fā)熱式的選擇
198 為對方著想,感化他的意志
201 凡勃倫效應:你的關心能化解隔閡
203 該拒絕時就拒絕,絕不拖泥帶水
206 被道德綁架的“壞人”
第十二章 別陷入自以為是的心理誤區(qū),找回你的真實人格
210 答布效應:被決定的角色
213 米爾格蘭姆實驗:對權威的服從
216 需要找回人格,做自己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