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理論法學論行政法上的意思表示:兼論行政行為構成中的意識要件

論行政法上的意思表示:兼論行政行為構成中的意識要件

論行政法上的意思表示:兼論行政行為構成中的意識要件

定 價:¥75.00

作 者: 田勇軍 著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叢編項: 中國法學會后期資助項目文叢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19717049 出版時間: 2017-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384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行政法上的意思表示理論并非是新的話題,《論行政法上的意思表示:兼論行政行為構成中的意識要件》是對于行政法理論形成之初曾借鑒民事意思表示理論并被長期冷落之后的重新檢視。當前,民法上的意思表示構成理論陷入了追求“真實意思”的水中撈月之尷尬境地,束縛甚至誤導了人們對意思表示的認識。探討行政法上的意思表示以及行政活動中行為主體的意識要素,有利于從構造上認識行政活動,有利于監(jiān)控整個行政活動過程從而盡早發(fā)現(xiàn)瑕疵并及時矯正。

作者簡介

  田勇軍,中共貴州省委黨校法學部副教授,法學博士。研究方向:行政法、行政訴訟法。先后發(fā)表論文20多篇,其中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2篇;個人專著2部,參編著作4部。主持和參與科研項目多項。曾掛職貴州省高級人民法院行政庭副庭長(2015、2016)。

圖書目錄

引 言
第一章 人的意識本質及民法上的意思表示 8
第一節(jié) 人的本質是意識 8
一、人的本質——認識人及其行為的基礎 8
二、關于人的本質之各種觀點 10
三、對于人的本質各學說之評析 15
四、人的意識本質觀 20
第二節(jié) 民法上的意思表示理論簡介 33
一、意思表示產(chǎn)生的過程 34
二、意思表示的內涵 42
第二章 三大實體法上行為的構成及意識要件 49
第一節(jié) 法律上行為的意義 49
一、法律實現(xiàn)對行為的規(guī)制必須充分認識到意識的作用 50
二、探尋三大法中行為構成更有利于把握行政行為構成 51
第二節(jié) 刑法上的犯罪構成 52
一、四要件說 53
二、二要件說 56
三、三要件說 57
四、五要件說 58
五、三階段理論 58
六、四要件說的合理性 60
七、犯罪構成中意識為必備要件 62
第三節(jié) 民法上的法律行為及民事責任構成 64
一、(民事)法律行為 64
二、“民事責任構成”與“民事侵權行為構成” 66
三、主體意思是法律行為和民事責任構成的基本要素 69
第四節(jié) 行政法上的行為構成 70
一、行政刑法學理論 72
二、行政違法行為構成 77
三、借鑒犯罪構成的違法行政之行為構成 83
四、其他行政行為 87
五、結論及意義 88
第三章 傳統(tǒng)行政法的困境及行政法理論革新 90
第一節(jié) 新形勢下傳統(tǒng)行政法理論之困境 90
一、防范行政的理念阻礙了行政權最大功用的發(fā)揮 91
二、“合法性”標準無法充分釋放行政權的積極功效 93
三、行政行為形式論呈現(xiàn)一定的僵化之勢 94
第二節(jié) 因應之策——行政法發(fā)展趨勢及新興理論 96
一、公私協(xié)力理論 97
二、行政過程論 100
三、行政法律關系論 103
第三節(jié) 行政法治發(fā)展的新方向——最佳行政 104
一、最佳行政理論基本內涵 104
二、最佳行政表現(xiàn)形式及適用場域 112
第四章 行政法上意思表示基本理論 123
第一節(jié) 行政法上意思表示分析路徑——雙向過程論 123
一、行政雙向過程論的特征 124
二、雙向過程理論的意義 128
三、雙向行政過程論背景下的行政意思表示 130
第二節(jié) 行政法上意思表示理論停滯及重啟的意義 130
一、意思表示理論在行政法上被漠視之成因 130
二、行政行為的概念及其傳統(tǒng)分類需要意思表示理論 132
三、行政法上構建意思表示理論之意義及其障礙的破除 136
第三節(jié) 行政機關法人基本理論 141
一、公法人的形成過程 141
二、行政機關法人組織 150
第四節(jié) 行政過程中的行政意思表示基本內涵 163
一、行政過程及行政法律關系背景下的行政意思表示 163
二、行政機關法人的意思與自然人的意思 166
第五節(jié) 行政機關意思表示基本過程 180
第五章 秩序行政過程中的意思表示 182
第一節(jié) 意思表示與行政過程及法律關系的聯(lián)系 185
第二節(jié) 民法上意思表示理論及其對行政法的啟示 187
一、意思表示構成要件分析 188
二、探究意思表示主觀構成要件的困境 192
三、意思表示理論在司法實踐中的適用及其啟示 196
四、瑕疵制度應替代意思表示構成要件理論成為意思表示理論重心 203
五、意思表示理論研究的應然面向 205
六、行政法上意思表示制度之特征 207
第三節(jié) 行政機關法人意思能力及意思表示特征 210
一、行政機關意思能力(主體資格) 210
二、行政機關法人的意思之特征 218
第四節(jié) 行政機關法人意思的形成 220
一、行政機關意思的形成 220
二、行政機關意思形成的標志——公章 226
三、意思的通知 232
四、意思表示的實現(xiàn) 238
五、行政未成熟意思的通知——內部行政行為的外化 239
第五節(jié) 行政機關法人意思的瑕疵 240
一、行政機關意思表示瑕疵內容 241
二、欺詐、脅迫 247
三、行政機關法人意思與表示的不一致 262
第六節(jié) 秩序行政中相對人的意思表示 268
一、法定的、防衛(wèi)性意思表示 268
二、選擇性的、參與或協(xié)助之意思表示 271
第六章 行政公共服務中的意思表示 273
第一節(jié) 依申請行政過程中相對人的意思表示 273
一、公共服務行政中相對人的非被動性 274
二、申請 275
三、受理 279
四、相對人意思表示的瑕疵及電子政務 284
第二節(jié) 行政不作為構成及其表現(xiàn) 288
一、傳統(tǒng)行政不作為構成要件 290
二、行政不作為的表現(xiàn)形式 293
第三節(jié) 行政不作為中的推定默示意思表示 294
一、不作為意思表示的推定 295
二、推定默示意思表示 297
第四節(jié) 行政不作為默示意思表示制度完善 304
一、行政不作為默示意思表示的效果設置 304
二、默示意思表示的期限條件設置 308
三、不作為默示意思表示制度適用范圍 309
第七章 行政契約中的雙方意思表示 312
第一節(jié) 行政契約的性質 312
第二節(jié) 行政合同中的意思表示 316
第三節(jié) 行政機關與私人均可作出之意思表示樣態(tài) 319
一、抵銷 319
二、同時履行抗辯權或留置權的行使 320
三、同意 320
四、放棄 321
第八章 行政相對人默示意思表示及瑕疵意思矯正 322
第一節(jié) 行政相對人默示意思表示 322
一、行政法上相對人意思表示形式 322
二、行政相對人之默示意思表示 323
三、公民單方處分權利的默示意思表示 329
四、行政活動中相對人默示意思表示的特征 330
第二節(jié) 默示意思表示法律效果的實現(xiàn) 331
一、視為受理的后續(xù)過程 331
二、被申請延續(xù)證照的視為延續(xù)效力實現(xiàn)形式 333
三、視為送達的法律形式之完善 333
第三節(jié) 行政意思表示瑕疵的矯正 334
一、行政法上意思表示瑕疵及其矯正 335
二、瑕疵意思表示矯正所適用的原則及其限制 343
第九章 行政事實行為損害中過錯意識推定 347
第一節(jié) 行政事實行為概念界定 348
一、行政行為概念 348
二、行政事實行為概念現(xiàn)狀 351
三、意思表示的有無作為劃分行政事實行為的標準更為合理 353
第二節(jié) 行政事實行為損害構成及過錯推定 357
一、行政事實行為及行政侵權責任 357
二、行政事實侵權的過錯推定 362
結束語 368
參考文獻 373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