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以宋代禮樂文化與詩歌的關系為切入點,選題新穎別致,填補了《詩經》之后斷代雅樂樂歌系統研究的空白。作者從原始的材料入手,詳盡考證了宋代雅樂樂歌的作者及其作品的流傳狀況,對《全宋詩》未收樂歌做了輯佚,對《中興禮書》和《宋會要》保存的樂歌文獻加以認真解讀,進而仔細審視了宋代雅樂復興過程中詩與禮樂的結合方式、雅樂樂歌的文體特征,以及各種禮樂典禮儀式對樂歌創(chuàng)作的影響,全面系統地梳理了宋代雅樂樂歌的生成和發(fā)展過程,反映出作者扎實的文獻功底和敏銳的理論思維。更難得的是,作書充分運用少有人整理、研究的原始文獻,包括大量的宋代儀注、雅樂樂譜等,而且運用到韓國、日本所保存的域外文獻,在作品、作家、作年的考證的數量上大大突破前人,還全面整理了《中興禮書》中保存的雅樂樂譜,將330首律字譜全部翻譯成五線譜和簡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