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001
讀史之樂/003
序論/006
第一章 設計管理的機密?西周/009
天命的繼承/010
分封眾建/016
天命的問題/019
第二章 不同形式的管理制度?春秋戰(zhàn)國/022
齊國的失?。?26
賢相晏嬰/027
主權與授權/029
凌空監(jiān)督/030
第三章 中央集權的管理?秦/024
重用六國人才/036
封建到郡縣/037
第四章 開放管理的核心?漢/040
賞罰分明/041
征求民意的察舉制度/043
漢代丞相/045
財政問題/048
組織改革/050
制衡的作用/052
第五章 分裂與擴張?三國/066
強勢CEO/067
開拓疆域/068
結合地方豪杰/069
諸葛亮的困難/071
透視情況,判斷形勢/072
南朝的整合/0073
只求一線產品/075
第六章 解體與整合?南北朝/080
與地方勢力結合/081
南方整合:利益交換/083
北方整合:緩慢且武裝/086
王猛治秦/087
第七章 融合與重組?南北朝/090
整合步驟/092
徹底重組/093
均田和三長/095
府兵制/096
第八章 整合與重組的檢討?南北朝/098
南方失敗之因/099
北方的兼并/101
融合的心態(tài)/103
諸葛亮的例子/105
胸襟是融合成功主因/106
西周—春秋,封建—郡縣制/108
漢:擴大社會基礎/110
南北朝:擴張經濟/111
組織更新/112
總結:人的因素,而非謀略/113
第九章 領導與納諫?唐/116
集體宰相制度/117
副署制度/119
唐朝盛世/121
盛世轉弱/123
經濟生活/124
第十章 權力集中?唐/130
單一首長制/131
唐朝的經濟/135
財經專家:劉晏/136
唐代的諫官/138
誠信為要/141
罪己詔/142
君主專權/144
企業(yè)與組織的運作/146
天子所作,天下式瞻/147
第十一章 結構的老化?宋/154
宋朝的內政/154
宋朝的外交/155
王安石變法/156
整頓制度/159
變法的評價/161
政治斗爭/162
變法失敗之因/163
黨派之爭/164
用人不當/166
新舊沖突/167
缺乏新陳代謝/168
防止老化/170
第十二章 知識與視野?宋/17
新經濟體的出現/17
重儒重農/176
文章 天下事/178
專業(yè)與敬業(yè)/179
第十三章 選才與考核?明/182
唐代的考核制度/185
宋代的文官制度/186
張居正的事功/189
考成法/191
第十四章 組織與效率?明/196
最高首長:皇帝與宰相/198
董事會組織/199
公司的組織單位/202
第十五章 形勢與資源?清/204
清代的經濟制度/205
國防問題/207
中國經濟改變/209
湘軍之起/211
籌募經費/213
第十六章 創(chuàng)業(yè)與接班?清/222
軍隊近代化/223
近代化的財源/225
曾國藩的辦事精神/227
培育接班人/228
掌握資源為國家做事/230
結語/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