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信息系統(tǒng)網絡經濟

網絡經濟

網絡經濟

定 價:¥78.00

作 者: 姜奇平 著
出版社: 中國財富出版社
叢編項: 內生結構的復雜性經濟學分析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04748812 出版時間: 2018-04-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 396 字數:  

內容簡介

  主要從極強的學術專業(yè)角度出發(fā),總體闡述網絡經濟學的背景、基本的結構框架,再分別闡述資源配置的網絡結構(隨機網絡)、基于市場和企業(yè)的工業(yè)經濟網絡結構(規(guī)則網絡)、基于網絡的信息經濟網絡結構(互聯(lián)網絡),以及網絡經濟中的均衡架構分析、資本結構分析等問題。在經濟學上,將一切經濟現(xiàn)象還原為網絡來加以解釋,即認為所有經濟現(xiàn)象背后都具有原子論與關系論兩重性。通過分析節(jié)點與邊(原子與關系)的配比結構,得出結論:農業(yè)生產方式偏于隨機網絡;工業(yè)生產方式偏于規(guī)則網絡,信息生產方式偏于隨機+規(guī)則網絡。而傳統(tǒng)經濟學描述的是網絡結構的原子論特例(均衡點在P=MC),網絡經濟學是將結構從原子推廣到完整結構后的通則(均衡點在P=AC)。

作者簡介

  姜奇平,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信息化與網絡經濟室主任、研究院,中國科學院《互聯(lián)網周刊》主編。兼任國務院國有資產監(jiān)督委員會國資監(jiān)管信息化專家組專家、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市場監(jiān)管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互聯(lián)網協(xié)會高級專家委員、數字論壇成員、信息社會50人論壇輪值主席。2006年,獲中國信息協(xié)會中國信息化論文一等獎;2008年,獲中國信息經濟學會論文一等獎;2009年,獲中國電子商務十年發(fā)展特殊貢獻獎,入選中國互聯(lián)網十位啟蒙人物;2011年,著作入選中國信息協(xié)會中國信息化十大專著。著有《新文明論概略》(上下卷)《信息化與網絡經濟:基于均衡的效率與效能分析》《3%》等二十余部著作。

圖書目錄

1網絡經濟學的議題設置1
11復雜性結構理論的經濟學背景9
111復雜性經濟學的元問題10
112結構范式演進的邏輯與歷史線索48
113網絡經濟學自身的特殊基本問題64
12結構問題的技術與社會背景78
121網絡結構的技術含義:概念與議題由來78
122網絡結構的社會含義:思想與理論87
13從質性到復雜性量化90
131經濟學中的復雜性量化淵源90
132作為結構化方法論的圖論100

2網絡經濟學的結構框架115
21在現(xiàn)有網絡經濟學框架中內生復雜性117
22在數量、價格外內生第三維:品種118
221斯蒂格里茨對經濟學基本問題的重新設定119
222信息化經濟學是異質經濟學122
23在第三維品種基礎上內生第四維:網絡123
231元結構:從超圖角度看待圖124
232量化第四維:以圖為對象的超平面分析法129
24高維經濟學的理論意圖與框架基礎130

3概念與定義:量化異質效用135
31異質效用的排序問題138
311新效用量綱的內涵:“全面反映多樣性”141
312量化復雜性:哈耶克數學思路與圖論的暗合142
313圖值:自由選擇的量化單位145
32量化異質效用:以圖定義品種148
321經濟學角度的圖值:與復雜性科學保持距離149
322結構化N的理論根據與數學本質150
323面向節(jié)點為異質效用進行圖排序153
324面向邊為異質效用進行圖排序154
325異質系數H:用于計算的復雜性系數165
33異質財富的“價格”:內生結構的情境價格169
331系數結構化:在價格中內生結構的問題意識170
332邊“價格”:對貨幣的情境估值172
333邊權重:信任值173
34異質財富的收入:信息國民收入174
341流量結構化:異質收入174
342信息國民收入:數量、品種與質“量”175

4不同方式資源配置的網絡結構177
41資源配置的統(tǒng)一場:從家庭、市場(企業(yè))到網絡180
411與市場并列、從市場推廣為通則的網絡180
412對市場結構研究的拓展181
413配置理論的視角拓展186
42隨機網絡:基于家庭的農業(yè)經濟網絡結構200
421隨機網絡:以家庭為中心的網絡200
422隨機網絡的結構特征:泊松分布與譜密度203
423隨機網絡的經濟解釋205
424隨機結構對均衡的影響210
43規(guī)則網絡:基于市場和企業(yè)的工業(yè)經濟網絡結構212
431規(guī)則網絡:市場、企業(yè)的網絡結構212
432市場的圖本質:正則網絡213
433企業(yè)的圖本質:星形網絡220
434規(guī)則網絡結構對均衡的影響236
44復雜網絡:基于網絡的信息經濟網絡結構238
441網絡作為市場與企業(yè)的推廣238
442小世界網絡:規(guī)則與隨機之間241
443無標度網絡:擇優(yōu)連接246
444復雜網絡結構對均衡的影響250

5網絡組織結構:產業(yè)與企業(yè)的網絡化253
51產業(yè)網絡化結構:平臺與生態(tài)255
511網絡與企業(yè)的區(qū)別256
512網絡邊界界定262
513網絡中的“平臺—應用”結構267
514生態(tài)結構288
52企業(yè)網絡化結構293
521管理圖論:網絡組織的自治機制294
522組織的功能結構298
523管理功能的框架性比較299

6資本結構的網絡化與產權制度演進303
61思考資本的新方式305
611資本結構化問題的討論方法305
612資本及其結構306
62資本的連接方式312
621結構洞的基本概念312
622結構洞的方法論意義314
623結構洞:資本網絡化與產權邊界317
63資本結構與均衡318
631結構洞與全局均衡318
632結構洞微觀均衡機理322
64網絡經濟的產權制度:實質性變化329
641使用而非擁有的新產權制度329
642產權制度安排:相對產權論與絕對產權論331

7網絡經濟的均衡結構分析335
71基礎模型:文獻回顧338
72均衡框架:內生范圍經濟的三維均衡344
721需求曲面345
722供給曲面348
723“簡單性—復雜性”兩市場一般均衡350
73均衡框架:第四維結構化視角的范圍經濟352
731議題設置:兩種范圍經濟355
732問題背景:同質的“異質完全競爭”357
733范圍經濟的結構化成本理論363
734拉姆齊定價作為均衡與最優(yōu)價格388
74展望:從兩兩均衡到全局均衡39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