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明,(約前502—約前422),東周春秋末期魯國都君莊(今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zhèn)東衡魚村)人,春秋末期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散文家、軍事家。春秋時有稱為瞽的盲史官,記誦、講述有關古代歷史和傳說,口耳相傳,以補充和豐富文字的記載,左丘明即為瞽之一。相傳左丘明曾著《左氏春秋》(又稱《左傳》)和《國語》兩書,記錄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價值的原始資料,由于史料詳實,文筆生動,引起了古今中外學者的愛好研討,被譽為“經臣史祖”,孔子、司馬遷均尊左丘明為“君子”。左丘明是中國傳統(tǒng)史學的創(chuàng)始人,史學界推左丘明為中國史學的開山鼻祖,他還被譽為“百家文字之宗、萬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當時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譯者簡介: 方多文,1970年出生寧夏,地域遼闊、物產豐富的大西北帶給他不一樣的童年,讓他接觸到了自然的偉大,為他日后的創(chuàng)作積累下了豐厚的感受。在中學參加全國青少年作文大賽,榮獲一等獎,1990年考入蘭州大學,畢業(yè)后留校工作,成為大學講師。 任職期間,主要教授中國古典文學,但堅持著譯,《林公案》《李公案》《博物志》等著譯書籍,深受業(yè)內好評,被多家出版社出版,其中《三字經詮解》是他Zui為用心的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