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書集是作者60余年以來,育成或共同育成的“蚰包”麥、煙農15、魯麥9號、魯麥13、魯麥14、魯麥21和萊州95021等11個小麥品種的經驗總結。本書第一部分系作者從生產實際的需要出發(fā),在育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上取得的經驗的概括。有成效的是試用多親本漸近雜交法,克服了日本矮源農林10號的衍生品種-小罌粟其矮稈性與感病、早衰等不良性狀緊密連鎖的難題,創(chuàng)制出優(yōu)異種質‘煙74〈11〉’及其姊妹系,經過14年16個世代的努力,育成或共同育成了兩個具有良好株型結構和高產潛力的抗旱、節(jié)水,抗病性持久的小麥高產品種魯麥13和魯麥14號。第2部分是相關論文選編。該書是作者在2010年出版的《冬小麥新品選育研究》一書基礎上,為了深入探索小麥高產育種的遺傳規(guī)律,經過8年的潛心研究、提煉和補充。內容豐富新穎,實用性更強,可供從事小麥育種的科研、教育部門的同行和大專院校相關專業(yè)的同學參考,以資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