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文化世界各國文化守望:與新華社記者共同感知中國

守望:與新華社記者共同感知中國

守望:與新華社記者共同感知中國

定 價:¥59.00

作 者: 李斌
出版社: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121347986 出版時間: 2018-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720*1000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各項事業(yè)發(fā)生了歷史性變革,也面對著許多新的挑戰(zhàn)。 新華社記者響應習近平“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的號召,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圍繞黨中央提出的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一帶一路”倡議、“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等重大戰(zhàn)略部署,選取“鋼鐵駝隊”、中關村發(fā)展、傳統(tǒng)村落保護、北京歷史文化“金名片”、橋梁發(fā)展、水安全等重大問題,行萬里路、訪百十人,深入采訪、精心寫作,展現(xiàn)了一個個當代中國人的創(chuàng)業(yè)夢、村落保護夢、垃圾分類夢、橋梁強國夢…… 本書以客觀、歷史、多維的眼光觀察中國,在唱響正能量的同時不回避問題,帶領廣大讀者“感知”一個全面、真實、立體的中國,守望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未來。本書是一部深度調查作品集,更是一部沉思錄、一份建議書,適合對當下中國感興趣的人們閱讀。

作者簡介

  李斌 曾兩赴北極(1999年中國首次北極科學考察隊隊員、2004年中國首座北極站記者團成員);1999年至2001年、2004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中,為主的報道占一半以上;和同事一起合作在2000年掀起了納米熱”和“基因熱”;曾率先報道關于青藏高原“臭氧低谷”、克隆大熊貓、中國芯、原子噴泉、人腦記憶“新大陸”等新聞。在科技新聞圈混得長了,被中科院院長路甬祥笑謂“資深記者”。

圖書目錄

| 第一篇 |

經 濟 篇

守望“機遇之地”  /002

導言  中國是否還是機遇之地  /003

去留之間,外資在華構建“新版圖”  /004

“世界工廠”正在轉身  /011

外資在西部:昔日洼地,今日熱土  /016

新興行業(yè)里的外資企業(yè):“不能錯失中國機遇”  /019

利用外資須“登高望遠”  /22

守望中關村  /023

導言“去到別人夢想都未曾抵達的地方”  /024

夢想,從這里起飛  /026

創(chuàng)新贏未來:對話中關村管委會原主任郭洪  /036

曬曬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策源地的“干貨”  /040

全速啟動創(chuàng)新發(fā)展“新引擎”  /043

草根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潮:重回激情燃燒的年代  /045

中關村創(chuàng)客掃描:夢想的火花,等待綻放  /052

| 第二篇 |

社 會 篇

守望“中國旅游”  /058

導言  旅游是綜合性產業(yè)  /059

中國快步邁向“旅游社會”  /060

旅游業(yè)思辨錄:當中國站在“旅游社會”大門口  /062

“旅游社會”呼喚旅游業(yè)加速轉型  /067

六大痛點透視:人在囧途,誰之痛  /068

酸甜苦辣,80萬導游群體心聲誰知  /073

對話5A級景區(qū)掌門人  /077

高票價為何依然門庭若市  /080

“中國旅游”遭遇“時間”尷尬  /083

以法治剛性保障公民休假權利  /087

放眼看世界:旅游業(yè)的“他山之石”是什么樣的  /088

| 第三篇 |

文 化 篇

守望傳統(tǒng)村落  /094

導言  留住整個中華民族的“鄉(xiāng)愁”  /095

首獲中央財政支持:傳統(tǒng)村落保護仍“喜中有憂”  /097

讓民族文化根脈薪火相傳  /099

傳統(tǒng)村落保護三大怪相:大拆建?假古董?過度化  /100

看上去很美,做起來很難  /103

粉墻黛瓦,將不只是在夢里  /106

住建部回應傳統(tǒng)村落保護焦點問題  /110

誰來為古村“買單”  /114

三面殘墻的啟示  /116

走訪古村:那么美,那么痛  /119

萬里探訪,不只是為了留住一抹鄉(xiāng)愁  /121

人生何處不鄉(xiāng)愁  /124

留住鄉(xiāng)親,留住鄉(xiāng)愁  /128

馮驥才:“傳統(tǒng)村落保護要防止二次破壞”  /130

“癡人教授”胡彬彬:“我不想民族的家園也斷壁殘垣”  /133

守望“金名片”  /137

導言  歷史資源是財富,不是包袱  /138

北京歷史文化遺產進入“全面保護”新階段  /140

“無與倫比的‘中華文化樞紐工程’”  /142

“算經濟賬,更要算文化賬、政治賬”  /146

496米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  /150

讓傳統(tǒng)技藝的瑰寶融入北京的城市性格  /153

“更加精心保護好”北京歷史文化  /156

對話故宮博物院“掌門人”單霽翔  /158

| 第四篇 |

生 態(tài) 篇

守望水安全  /168

導言  “心腹之患”亟待舉國關注  /169

叩問水危機  /171

城市飲水安全三大焦點透視  /177

全國水源地水質逾一成未達標  /182

國家出臺規(guī)劃保護365個水質較好湖泊  /184

一位全國人大代表的水安全憂思錄  /186

正視水安全“新常態(tài)”  /189

用法治破解“多龍治水”之困  /191

守望“垃圾圍城”現(xiàn)象破解  /193

導言  化解高懸頭頂?shù)摹斑_摩克利斯之劍”風險  /194

逾1/5的城市尚無規(guī)范垃圾處理設施  /195

垃圾圍城憂思錄  /197

垃圾困局,你是制造者,也是買單者  /203

“垃圾圍城”六大焦點透視  /205

垃圾出城記  /209

潮人“驢屎蛋”的垃圾分類夢  /211

起步20年:垃圾分類緣何踏步不前  /214

垃圾分類不能停留在“開始起步”  /220

垃圾焚燒“中國式困境”調查  /222

讓垃圾焚燒成為一舉多得的大好事  /227

電子垃圾,日本的“稀有金屬礦”  /230

 

| 第五篇 |

交 通 篇

守望大國橋梁  /234

導言  中國是橋梁大國或強國嗎  /235

橋梁跨度“第一”的背后:中國是橋梁強國嗎  /236

“中國造”海外大橋十大“名片”  /239

“百年大計”要經得起“百年風雨”  /242

中國高鐵為何“大橋”為王  /243

10萬危橋:公路橋梁進入“建養(yǎng)并舉”新時代  /246

城市橋梁:是“地標名片”,還是“病灶梗阻”  /250

“孤島貧困”熱盼多修“村橋”  /255

古橋現(xiàn)狀調查:留住“人間彩虹”  /259

守望絲路“鋼鐵駝隊”  /266

導言  鐵軌上的亞歐大通道  /267

絲路上的“鋼鐵駝隊”  /268

中國更多列車駛向歐洲  /276

守望公路“搬運工”的未來  /278

導言  誰“解”3000萬全社會“搬運工”之痛  /279

“十二五”發(fā)展甩掛運輸節(jié)約物流成本近300億元  /281

2015:公路貨運為每個中國人運貨22噸  /282

公路貨運業(yè):如何重塑新生態(tài)  /283

車輪之上的“苦與痛”  /288

消除痛點才能打通堵點  /293

后記  眾聲喧嘩中,找出癥結所在  /294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