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經濟管理管理企業(yè)管理IATF 16949汽車行業(yè)質量管理體系解讀和實施

IATF 16949汽車行業(yè)質量管理體系解讀和實施

IATF 16949汽車行業(yè)質量管理體系解讀和實施

定 價:¥65.00

作 者: 龔敏,鄭嵩祥,柴邦衡 著
出版社: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111605393 出版時間: 2018-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本書基于IATF16949詳盡詮釋了汽車用IATF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特別是其中的許多難點釋疑,可以幫助讀者全面理解該標準。同時,本書著重介紹了有關實施的應用問題,對與該標準配套的常用工具和技術以及實施新標準的策劃,做了簡明、扼要并便于操作的論述。全書分為3篇,共18章。其中,第1篇為汽車行業(yè)質量管理體系解讀,介紹了它的發(fā)展沿革和質量管理基礎、術語。第2篇為汽車行業(yè)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分析,針對該標準的條款,加以詳讀,尤其著重對新標準中更改和增加的內容,做了補充說明。第3篇為汽車行業(yè)質量管理體系實施指南,闡述了貫標的策劃,核心工具、其他重要工具和技術的應用方法。

作者簡介

  柴邦衡,1937年9月生,浙江諸暨人。清華大學1960屆動力機械系汽車專業(yè)畢業(yè),歷任吉林工業(yè)大學教授、鏈傳動研究所副所長、國家鏈條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主任、原機械工業(yè)部生產許可證和出口許可證專家咨詢組首席顧問。1993年開始從事ISO9000標準的認證審核、咨詢、培訓和研究工作,具備各種有關審核和培訓的資質。在此領域,著有:ISO9000叢書一套8冊,涉及質量保證體系、質量管理體系、質量管理體系文件、質量審核、設計控制、檢驗和測量控制、制造過程控制、ISO/TS16949國際汽車供應商質量管理體系諸方面。曾任第六屆吉林省人大常委和第七、八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曾獲得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原機械工業(yè)部有突出貢獻專家、吉林省拔尖人才、吉林英才獎章等榮譽。鄭嵩祥,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國家注冊高級咨詢師。 1936年出生,1960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汽車專業(yè)。畢業(yè)后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防化學兵學院任教。其后轉業(yè)地方,在上海重型廠、上海匯眾汽車制造公司任副廠長、總工程師和總經理協(xié)理等職。曾任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特聘專家、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分行項目評審專家網專家。曾獲得上海市經委授予的科技工作者稱號和新產品開發(fā)二等獎,以及中國質量管理協(xié)會的表彰。在質量管理方面,與柴邦衡合作編著了《ISO/TS16949國際汽車供應商質量管理體系解讀和實施》。龔敏,1970年8月生,上海市川沙縣人。同濟大學汽車工程系汽車設計與制造專業(yè)畢業(yè),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Louis工商管理碩士,現任某大型汽車零部件企業(yè)總經理助理。在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yè)從業(yè)二十余年,歷任工廠技術部門工程師、車間主任助理、技術科長、負責企業(yè)戰(zhàn)略規(guī)劃的總監(jiān)、采購總監(jiān)、中外合資企業(yè)中方總經理以及工廠廠長,具有較為豐富的運營管理經驗和質量管理經驗。

圖書目錄

ISO 9000叢書序言
第2版前言
第1篇 汽車行業(yè)質量管理體系解讀
第1章 概論
1.1 汽車行業(yè)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的發(fā)展沿革
1.1.1 IATF 16949的誕生
1.1.2 標準名稱更改的歷程
1.2 歷史的回顧
1.2.1 ISO/TS 16949誕生前的情景
1.2.2 ISO/TS 16949技術規(guī)范誕生
1.2.3 ISO/TS 16949公布后的情景
1.2.4邁向全球行業(yè)標準
1.3 新老標準的差異
1.3.1 標準名稱和出版者
1.3.2 標準架構、內容的調整
1.3.3 與ISO 9001:2015 變更一致的思路
1.3.4 汽車行業(yè)要求
1.3.5 汽車顧客特殊要求
1.3.6 版權所有標識更改的影響
1.4 新標準簡介
1.4.1 名稱和前言
1.4.2 特點
1.4.3 適用范圍
1.4.4 目的
1.4.5 質量管理模式
1.4.6 質量管理標準的架構
1.5 IATF 16949與ISO 16949:2009技術規(guī)范的對比
1.5.1 汽車行業(yè)標準發(fā)展的不同階段
1.5.2 IATF 16949:2016與ISO/TS 16949:2009的重大差異點
1.5.3 新標準帶來的好處
第2章 質量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
2.0 引言
2.1 質量管理基本概念和原則
2.1.1 概述
2.1.2 質量方針
2.1.3 質量管理體系
2.1.4 組織環(huán)境
2.1.5 質量管理原則
2.2 術語和定義
2.2.1 概述
2.2.2 術語的重要性
2.2.3 學習術語的要領
2.2.4 新標準術語和定義的變化
2.3 IATF 16949汽車行業(yè)質量管理體系解讀和實施目錄2.3術語和定義的解釋
2.3.1 有關人員的術語
2.3.2 有關組織的術語
2.3.3 有關活動的術語
2.3.4 有關過程的術語
2.3.5 有關體系的術語
2.3.6 有關要求的術語
2.3.7 有關結果的術語
2.3.8 有關數據、信息和文件的術語
2.3.9 有關顧客的術語
2.3.10 有關特性的術語
2.3.11 有關確定的術語
2.3.12 有關措施的術語
2.3.13 有關審核的術語
2.4 有關問題說明
2.4.1 2000版ISO 9000質量管理原則誕生和其重要性
2.4.2 概念
2.4.3 顧客價值理論
2.4.4 企業(yè)文化(組織文化)
2.4.5 總顧客價值的組成和說明
2.4.6 循證決策的說明
第3章 在過程方法基礎上建立質量管理體系
3.1 質量管理體系(QMS)簡述
3.1.1 質量管理體系
3.1. 2 質量管理體系模式
3.2 質量管理模式的選擇
3.2. 1 選擇的考慮
3.2.2 決策
3.3 知識和技能準備
3.3.1 學習“質量管理基本概念和原則”
3.3.2 學習新標準
3.4過程方法
3.4.1概述
3.4.2 提出過程方法的目的及其適用范圍
3.4.3 過程方法的概念
3.4.4 過程方法的應用
3.4.5 過程管理的PDCA循環(huán)
3.4.6 質量管理體系的創(chuàng)建
第2篇 汽車行業(yè)質量管理體系要求分析
第4章 組織環(huán)境
4.1 理解組織及其環(huán)境
4.2 理解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
4.3 確定質量管理體系的范圍
4.3.1 確定質量管理體系的范圍——補充
4.3.2 顧客特定要求
4.4 質量管理體系及其過程
4.4.1 總則
4.4.2 過程的識別和確定
第5章 領導作用
5.1 領導作用與承諾
5.1.1 總則
5.1.2 以顧客為關注焦點
5.2 方針
5.2.1 建立質量方針
5.2.2 溝通質量方針
5.3 組織的作用、職責和權限
5.3.1 組織的作用、職責和權限——補充
5.3.2 產品要求和糾正措施的職責和權限
第6章 策劃
6.1 風險和機遇的應對措施
6.1.1 確定應對的風險和機遇
6.1.2 應對措施的策劃
6.2 質量目標及其實施的策劃
6.2.1 在相關職能、過程和層次上建立質量目標
6.2.2 質量目標如何實現的策劃
6.3 更改的策劃
第7章 支持
7.1 資源
7.1.1 總則
7.1.2 人員
7.1.3 基礎設施
7.1.4 過程操作的環(huán)境
7.1.5 監(jiān)視和測量資源
7.1.6 組織知識
7.2 能力
7.2.1 能力——補充
7.2.2 能力——在職培訓
7.2.3 內部審核員的能力
7.2.4 第二方審核員的能力
7.3 意識
7.3.1 意識——補充
7.3.2 員工激勵和授權
7.4 溝通
7.5 成文信息
7.5.1 總則
7.5.2 編制和更新
7.5.3 成文信息的控制
第8章 運行
8.1 運行的策劃和控制
8.1.1 運行策劃——補充
8.1.2 保密
8.2 產品和服務要求
8.2.1 顧客溝通
8.2.2 產品和服務要求的確定
8.2.3 產品和服務要求的評審
8.2.4 產品和服務要求的更改
8.3 產品和服務的設計和開發(fā)
8.3.1 總則
8.3.2 設計和開發(fā)的策劃
8.3.3 設計和開發(fā)的輸入
8.3.4 設計和開發(fā)控制
8.3.5 設計和開發(fā)輸出
8.3.6 設計和開發(fā)的更改
8.4 外部提供的過程、產品和服務的控制
8.4.1 總則
8.4.2 控制的類型和程度
8.4.3 外部供方的信息
8.5 生產和服務的提供
8.5.1 生產和服務提供的控制
8.5.2 標識及可追溯性
8.5.3 屬于顧客和外部供方的資產
8.5.4 防護
8.5.5 交付后的活動
8.5.6 更改的控制
8.6 產品和服務的放行
8.6.1 產品和服務的放行——補充
8.6.2 全尺寸檢驗和功能性試驗
8.6.3 外觀項目
8.6.4 外部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符合性的驗證和接受
8.6.5 法律法規(guī)的符合性
8.6.6 接收準則
8.7 不符合輸出的控制
8.7.1 不合格的控制
8.7.2 不合格控制的成文信息
第9章 績效評價
9.1 監(jiān)視、測量、分析和評價
9.1.1 總則
9.1.2 顧客滿意
9.1.3 分析和評價
9.2 內部審核
9.2.1 內部審核的概念及目的
9.2.2 內部審核的策劃與實施
9.3 管理評審
9.3.1 總則
9.3.2 管理評審輸入
9.3.3 管理評審輸出
第10章 改進
10.1 總則
10.2 不符合和糾正措施
10.2.1 不符合的應對
10.2.2 保持成文信息
10.2.3 問題解決
10.2.4 防錯
10.2.5 保修管理系統(tǒng)
10.2.6 顧客投訴和使用現場失效試驗分析
10.3 持續(xù)改進
10.3.1 持續(xù)改進——補充
10.4 標準附錄
10.4.1 附錄A:控制計劃
10.4.2 附錄B:參考書目——汽車行業(yè)補充
第3篇 汽車行業(yè)質量管理體系實施指南
第11章 產品質量先期策劃(APQP)和控制計劃
11.1 概述
11.1.1 APQP的釋義
11.1.2 APQP的性質
11.1.3 推行APQP的目的和帶來的好處
11.1.4 適用的范圍
11.2 APQP的過程
11.2.1 產品質量策劃進度圖
11.2.2 對各階段的要求
11.2.3 APQP主要活動
11.2.4 應用步驟
11.2.5 【案例11-1】與汽車制造廠同步開發(fā)部件
11.3 控制計劃
11.3.1 概述
11.3.2 使用控制計劃的目的
11.3.3 適用范圍
11.3.4 采用控制計劃帶來的好處
11.3.5 控制計劃表和應用程序
11.3.6 應用舉例
第12章 測量系統(tǒng)分析(MSA)
12.1 概述
12.1.1 標準對MSA的要求
12.1.2 進行MSA的目的
12.1.3 MSA適用范圍
12.2 測量值和測量系統(tǒng)質量的概念
12.2.1 測量值的質量
12.2.2 測量系統(tǒng)的質量
12.3MSA 所采用的術語
12.4 測量系統(tǒng)分析方法
12.4.1 測量系統(tǒng)分析的時機
12.4.2 進行MSA時的前期準備
12.4.3 測量系統(tǒng)統(tǒng)計特性的分析和接受準則
12.4.4 操作流程和案例
12.4.5 導致測量系統(tǒng)不能接受的原因分析
第13章 潛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
13.1 概述
13.2 使用FMEA的目的和作用
13.3 FMEA適用的范圍
13.4 FMEA應用的時機
13.5 FMEA應用的步驟
13.5.1 準備階段
13.5.2 實施階段
13.5.3 檢查階段
13.5.4 輸出與再評審階段
13.5.5 FMEA的更新
13.6 FMEA表式、方法和注意事項
13.6.1 FMEA的表式
13.6.2 FMEA表式的填寫說明
13.6.3 評分規(guī)則
13.6.4 注意事項
13.6.5 多角度審視風險的必要性及再論RPN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