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述評
現實主義精神的恢復和探索——近四年電影文學之管見
新中國電影劇作探尋
新時期電影文學創(chuàng)作概略
新世紀中國故事影片創(chuàng)作述要
1979-1990:中國電影的輝煌年代
2004年中國故事影片觀后
2005年中國故事影片創(chuàng)作概述
2006年中國故事片印象
喜與憂——看片有感
永不凋謝的現實主義
試談1979年以來中國電影史研究
求量變促質變
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根基弘揚民族精神
重讀《起搏書》建設與創(chuàng)作相適應的電影批評
從《鼓樓情話》看少數民族電影的文化意蘊
堅守電影評論品格
科教片淺見
共和國名將系列對影視創(chuàng)作的啟示
堅守與缺失——中國少年兒童影片淺探
藝術家論
謝晉電影的文化經驗:雅俗共賞
大將風度謝鐵驪
咬定青山不放松——記電影劇作家于敏
一片赤誠寫終生——論林杉的電影文學創(chuàng)作
魯彥周電影劇作探微
張弦的小說——電影世界
他有創(chuàng)作個性——讀張子良的電影文學劇本
雕塑性格獨領風騷
潘虹的表演個性
文學改編
文學名著改編探幽——以三部影片為例
小說《井》在銀幕上
貴有靈犀一點通——《紅衣少女》從小說到電影
別有一番滋味——《小巷名流》的改編
樂曲在哪里交響?——《鍋碗瓢盆交響曲》影片、小說比較談
作品賞析
承受重負的民族脊梁——評影片《老井》
亂云飛渡仍從容——評影片《周恩來》
品讀《安居》
妙在似與不似之間——讀電影文學劇本《星塘阿芝》
《野山》:山洼洼里的躁動
評析《背靠背,臉對臉》
《沂蒙六姐妹》:真情感懷歷史
創(chuàng)新之作《雨中的樹》
突發(fā)奇想圓好夢——看影片《甲方乙方》
郭嗝子總是貢獻美
《鳳舞神州》:輝煌的長江文化
片外印象
訪日感懷
布拉格莫斯科掠影
代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