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學經論章:初學入德之門
1大學核心之道——明德、親民、至善
2“知止”才能有所得
3懂得“本末”“終始”“先后”是學習大學之道的關鍵
4明德天下,先治其國
5欲治國,先齊家
6欲齊家,先修身
7欲修身,先正心
8欲正心,先誠意
9欲誠意,先致知
10認識明確以后才有自己的真知灼見
11探究事物原理就能認識明確
12忠實誠信源于對事物的認識
13意念誠實才能心思端正
14心思端正,而后才有身心的修養(yǎng)
15有了品德的修養(yǎng)才能治理好家族
16家庭和睦,而后才能治理好邦國
17治理好國家才能使天下太平
18從天子到庶人,都要以修身為根本
19基礎打不好,做其他事就不可能成功
20以尊重換取尊重
二、康誥盤銘、邦畿章:將美好的品德發(fā)揚光大
1顯明美德,源于自我
2修養(yǎng)身心,君子當“無所不用其極”
3美德蓋天下而“惟民所止”
4身為國君就要做到仁政
5身為人臣就要做到恭敬
6身為兒女就要盡孝道
7身為父母就要做到慈愛
8與人交往要做到堅守信義
9道德至善,民而能服
10賢賢親親,民之不忘
三、聽訟、格物致知章:凡事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1審理訴訟一定要公平公正
2讓不法之徒不得“盡其辭”
3認識的徹底才是“知”的最高境界
四、誠意章:君子當“慎其獨”而“不自欺”
1誠意的關鍵在于不自欺
2誠于中,形于外
3時刻記得有“十目所視,十手所指”
4以德潤身,心廣體胖
五、正心章:修身以保持內心的中正為要
1有所憤怒,心不能正
2有所恐懼,心不能正
3貪好安逸享樂,心不能正
4有所憂患,心不能正
5心不在焉,一切就無從談起
六、齊家章:完善自我,才有整個家庭的和睦
1對自己的親人不能過于偏愛
2對厭惡的人不能存有偏見
3面對自己所敬畏的人往往會做出錯誤的行為
4哀矜過度就會做出錯誤的判斷
5驕傲懶惰的人不一定一無是處
6看人要長處、短處兼顧
7對于子女不可一味溺愛
七、治國章:家事,國事,事事相通
1治理不好家族就治理不好邦國
2君子不出家門也可治國
3孝順父母的人具備侍奉國君的品德
4尊敬兄長就如尊敬領導
5對孩子慈愛的人足以承擔造福百姓的重擔
6像保護孩子一樣去保護人民
7一國之命運系于一家和一人
8一個人、一句話可以影響整個國家
9以仁治國,民而從之
10自己做到了再要求別人去做
11兄弟和睦,可教化國民
八、平天下章:以人為本,仁德厚民
1敬老恤孤,垂范以德
2不要把自己厭惡的行為強加給別人
3愛民所愛,憎民所憎
4小心謹慎,避免偏差
5得道得國,失道失國
6有德之人什么都會有的
7美德是根,財富是梢
8輕德重財,本末顛倒
9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10違背天理搜刮而來的財富終將會失去
11唯有“天命”最難于把握
12做人做事,以善為寶
13流亡在外,以親為寶
14品德高尚,可堪以重用
15把奸佞小人驅逐到“四夷”
16能愛人、能惡人
17遇賢才要及時重用
18遇奸邪小人要及時清退
19切不可做違背人性的事
20得之于忠信,失之于驕泰
21生財有大道
22以財發(fā)身,還是以身發(fā)財?
23上好仁,下必好義
24未有好義,其事不終
25財富放在國庫里并非就是君王的
26治理國家不要以利為利
27任用小人于國不利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