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理論法學法為民而治

法為民而治

法為民而治

定 價:¥78.00

作 者: 王利明 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301300107 出版時間: 2018-11-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 473 字數:  

內容簡介

  《法為民而治》是王利明教授隨筆集第四本,分為“法治的一般理論”“立法制度”“司法制度”“法治的實踐”“法學教育”“人生感悟”六個部分,作者用樸實而積極人文關懷的文筆講述了自己從事法學教育、法學研究數十年來的感悟,既有對法制建設的暢想和期許,也有對法學教育的關注和展望,深刻展現了一代法律人的學術素養(yǎng)和人文情懷。正如作者所言,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有太多的法治故事需要我們去捕捉、去觀察、去思索,這部隨筆集是作者從中提煉的一小部分,而這些平凡的故事記錄了的是一個偉大的時代。

作者簡介

  王利明,當代民法學界領軍人物,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兼召集人,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會長,中國法學會法學教育研究會副會長,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

圖書目錄

第一編法治的一般理論
法為民而治

法治為中國夢護航

改革開放四十年法治方略的演進

合憲性審查:構筑公權力的籠子

民主是現代法治的基礎

以人民為中心與國家治理現代化

法治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現代“法治”與古代的“依法而治”

中國古代的法典為什么大都稱“律”而不稱
“法”

從“權”“法”同源談起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線

也談“拉德布魯赫公式”

法的內在價值和外在價值

法治:“關鍵少數”是關鍵


從游街示眾談人格尊嚴保護

有感于“投資不過山海關”

堅持法治反對人治

全球化時代的軟法治理


第二編立法制度
立法要符合憲法精神

法貴簡明易懂

數字和法律

發(fā)展人格權體系

使人格權在民法典中獨立成編

烏克蘭民法典與我國民法典人格權編
有何關系

齊心協(xié)力完成民法典編纂

為編纂一部新時代的民法典而奮斗

《民法總則》將有力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

《民法總則》的時代意義

《民法總則》彰顯人文關懷

從“?;丶铱纯戳x務”入法談起

企業(yè)實行“黑名單”制度的幾點思考

治理霧霾,法律能扮演什么角色

互聯網立法應采取專門立法的模式

從“360直播事件”看隱私保護

強化對未成年人個人信息的保護

建立統(tǒng)一的動產擔保登記制度

從“大數據殺熟”談網絡隱私自主權的保護

新時代國家責任理論的三大研究主題


第三編司法制度
司法能否成為法治的中心

我對審執(zhí)分離的一點看法

從執(zhí)行不能談起

遲來的正義也強過非正義

司法裁量權與司法標準化

智能機器人能辦案嗎

情重于法還是法重于情——從于歡案談起

立案登記制改革向縱深推進

處理家事糾紛理應強化人文關懷

“失信人彩鈴”不宜再響

簡易案件裁判結果要有可預測性

從“天津大媽非法持有槍支案”談起

司法裁判應秉持正確的價值觀

訴前禁令:預防網絡侵權的利器

律師也應“鐵肩擔道義”


第四編法治的實踐
從嚴治黨依法治權

公權擾私域:從有獎舉報辦酒席說起

現代政府職能的轉變

法治政府也是有限政府

新官要理舊賬

行政合同之我見

小議“限塑令”

從“依法搶劫”說起

執(zhí)法要體現人文關懷精神

住宅用地如何自動續(xù)期

從正月十五前不討債說起

少一些宮斗劇多一些包公戲

家國同構是一種治理模式

規(guī)矩意識要從小培養(yǎng)


第五編法學教育
人工智能時代提出的法學新課題

法學是實踐之學

智庫建設應秉持“實事求是”精神

法學教育應注重辯論能力的培養(yǎng)

努力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法學理論體系

培養(yǎng)明法厚德的卓越法治人才

學好法律要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
用好書


第六編人生感悟
我愛流水,也愛高山

我的“七七級”:一個時代的記憶

兒時門前的大柳墩

仁者如射
——談談射箭與做人

敬人者,人恒敬之

義利相克嗎
——從關公成為財神爺說起

尊師、從師與超師

致廣大盡精微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