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哲學中國哲學李錦全文集(第八卷)

李錦全文集(第八卷)

李錦全文集(第八卷)

定 價:¥78.00

作 者: 李錦全 著
出版社: 中山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306063731 出版時間: 2018-10-01 包裝: 精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58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李錦全文集》第八卷收入《陶潛評傳》和《現(xiàn)代思想史家楊榮國》兩部論著。 《陶潛評傳》是匡亞明主編“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中的一部。匡老在該叢書序中說,從孔子開始到孫中山為止,從這段歷史的各個時期、各個領域和各個學科(包括文、史、哲、經(jīng)、教、農、工、醫(yī)、政等)有杰出成就的人物中,選取200余人作為傳主,通過對每個傳主的評述,顯示出不同領域中有代表性人物的思想活力和業(yè)績。該叢書凡200部,已經(jīng)出齊。由于匡老對中國思想家的定性和定位與學術界流行的看法不同,入選的傳主很多不是公認的中國哲學史、中國思想史等書中的人物。而我選做《陶潛評傳》和《海瑞評傳》兩個項目,有些人覺得不太好理解,說我在60歲高齡之后,為何放著駕輕就熟的“傳主”不寫,反而去捕捉兩個“門外”人物。可能大家都知道我多年從事中國哲學思想史的教學研究工作,所謂“駕輕就熟”就是孔、孟、老、莊、程、朱、陸、王這些人,我不選做這些“傳主”的評傳,反而找個大詩人陶潛、大清官海瑞這種“門外”人物,可以說自討苦吃了!我選這兩位被認為是思想史中的“門外”人物,寫起來確是有點費力不討好,但反過來覺得比寫“駕輕就熟”的思想家有意義,因為有“新”問題可以討論。由于陶潛生活的年代佛、道二教思想十分流行,佛家力言形盡神不滅以明因果報應,道教則鼓吹人能長生久視而求做不死的神仙,而陶潛反對這些宗教神學思想。因此,陳寅恪認為陶潛的家世雖信仰天師道,但他反對“養(yǎng)此有形之生命,或別學神仙”的舊自然說,而提倡“融合精神于運化之中”,即與大自然為一體的新自然說,從而將陶潛定位為大思想家。陳老稱陶潛為大思想家,似乎有點過譽。對“融合精神于運化之中”的所謂新自然說,雖然否定當時流行的神仙道教旨意,但也只是復歸于先秦道家的運化自然。當然也不能說他的思想全歸于老莊,基于他對自然界事物和人的形體與精神關系的觀察,在《形影神》一組詩中,他堅持了樸素唯物主義的元氣自然論觀點。陳寅恪、梁啟超、周勛初、逯欽立、郭維森、包景誠等對陶潛人生哲學的評價,雖然各人的著重點和具體論證不盡相同,但都說到他服膺自然、反對佛道迷信的玄學自然觀的形成。我認為,陶潛的元氣自然論更接近王充,具有唯物主義無神論思想,但是這并不能說明社會人事變化的科學原因,那么對人生的貧富貴賤、死生禍福,就很容易陷入自然命定論,也可以稱為宿命論。人生的際遇冥冥中似受到司命之神所支配,唯心主義的宿命論從實質來說也就是通向了有神論。因陶潛的人生際遇,思想上存在這種局限,他不信佛道鬼神,但對人生際遇無力應對,只好樂天安命,度過一生。陶潛身處之亂世,是個“真風告逝,大偽斯興”、世風日下的社會,那些“懷正志道之士”“潔己清操之人”當然難以立足。他是不合時宜才辭官歸隱,只好順應自然,“固窮守志”而終其一生。正因為陶潛為人真性情,并無偽飾之處,故元遺山《論詩絕句》評陶詩有“豪華落盡見真淳”之句,葉嘉瑩為此寫過專文,論他是詩如其人。我的這部《陶潛評傳》屬于思想家評傳,重點是論其為人的思想,先知人論世才能了解其真情詩作,由人的思想表達創(chuàng)作出詩文,才是詩如其人。后世文士寫下擬陶、和陶的詩不少,只能形合而神離,高才如蘇東坡,他追和陶詩,總不能使人滿意。因此,有議論說陶詩實質上是不可學,亦不能學。不了解陶潛為人的思想,是學不來陶詩的,試讀我這部評傳,不知能否有此體會。《陶潛評傳》后面鏈接有三篇評論文章,可供讀《陶潛評傳》時對照參考,同時歡迎讀者對《陶潛評傳》發(fā)表評論意見。本卷還收入另一部著作《現(xiàn)代思想史家楊榮國》,這原是列入“廣東歷史文化名人叢書”中的選題,寫作要求和“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不同,無須對傳主的學術思想做出研究性的評論意見,而是作為文化名人做通俗性的介紹。這里將楊榮國定位為現(xiàn)代思想史家,因他是生活在現(xiàn)代的學者,業(yè)務上是從事中國思想史的研究,書中主要介紹他這方面的情況。至于他在學術研究方面的成就和得失,書中還留有空間供讀者評議。我這部著作是用傳記式的寫法,結合時代背景,比較客觀地敘述楊榮國的生平活動,他從抗日戰(zhàn)爭后期開始在大學任教,對其生平活動的是非得失,我沒有過多評論,讀者可以各憑自己的認知再做思考。

作者簡介

  李錦全,1926年生,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中山大學哲學系系主任,兼任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理事、廣東儒學研究會會長、廣東嶺南理學研究會會長、廣東朱熹學會思想研究會會長等職。多年來,從事中國哲學思想史教學和研究工作。出版?zhèn)€人專著、合著20余部,發(fā)表學術論文200多篇。與蕭萐父主編的全國高校統(tǒng)編教材《中國哲學史》獲國家教育委員會高等學校優(yōu)秀教材一等、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特別學術成就獎、中山大學第二屆卓越服務獎,發(fā)行10多萬冊。與方克立主持國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七五”“八五”重點規(guī)劃課題“現(xiàn)代新儒學思潮研究”。在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研究領域中做出了重要貢獻。

圖書目錄

暫缺《李錦全文集(第八卷)》目錄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