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是我國北宋初年所編的大型類書之一,全書五百卷,目錄十卷,取材于漢代至宋初的小說、筆記、野史、稗文及釋藏、道經等共四百余種,可視作中國古代小說總集,堪稱宋代的“百科全書”。其內容豐富,趣味盎然,是中國古代“志怪傳奇”文學的源頭,對后世文學的影響至大。宋代以后,話本、雜劇、諸宮調等各種虛構類文學作品多從《太平廣記》中選取題材,加以敷演?!〉牵短綇V記》卷帙浩繁,內容蕪雜,世人稱“《廣記》煩瑣,不切世用”。明人馮夢龍自幼涉獵《太平廣記》,“喜其博奧,厭其蕪穢”,于是從便于流傳、有利閱讀的角度出發(fā),對此書“去同存異,芟繁就簡,類可并者并之,事可合者合之”,簡省了一半的篇幅,將其精華濃縮后編為八十卷,是為《太平廣記鈔》。改編后的《太平廣記鈔》無論是在取類上,還是在編排順序上,都要比《太平廣記》原書更精當。另外,馮夢龍還為《太平廣記鈔》加上了不少批語,其中總批二百余條,眉批一千七百余條,夾批不計其數。這些批語,不僅為讀者解釋難詞難句、評論是非曲直、分析作文技巧,方便了解《太平廣記》所載故事的來龍去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