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當代儒家倫理研究的方法論省思 …………………………… ( 1 )
引論 君子之學以美其身 …………………………………………… ( 1 )
第一節(jié) 仁者愛人 ………………………………………………… ( 3 )
第二節(jié) 仁者自愛 ………………………………………………… ( 6 )
第三節(jié) 仁者安仁 ………………………………………………… ( 9 )
第四節(jié) 至仁無親 ………………………………………………… ( 1 2 )
第五節(jié) 修己以安人 ……………………………………………… ( 1 4 )
第一章 君子者 天地之參也 ……………………………………… ( 1 8 )
第一節(jié) 生生 ……………………………………………………… ( 2 0 )
第二節(jié) 禮化 ……………………………………………………… ( 2 4 )
第三節(jié) 參于天地 ………………………………………………… ( 2 7 )
第二章 天地生之 圣人成之 ……………………………………… ( 3 2 )
第一節(jié) 成人 ……………………………………………………… ( 3 4 )
第二節(jié) 人心 / 道心 ………………………………………………( 3 9 )
第三節(jié) 解蔽 ……………………………………………………… ( 4 2 )
第四節(jié) 化性 ……………………………………………………… ( 4 6 )
第三章 有血氣之屬莫知于人 ……………………………………… ( 5 1 )
第一節(jié) 茍無之中者, 必求于外? ……………………………… ( 5 3 )
第二節(jié) 智者利仁 ………………………………………………… ( 5 5 )
第三節(jié) 亦且有義 ………………………………………………… ( 5 8 )
第四節(jié) 莫不愛其類 ……………………………………………… ( 6 1 )
第四章 起于變故 成乎修為 ……………………………………… ( 6 6 )
第一節(jié) 人之性惡 其善者偽也 ………………………………… ( 6 8 )
第二節(jié) 性也者, 吾所不能為也, 然而可化也 ………………… ( 7 0 )
第三節(jié) 性偽合而天下治 ………………………………………… ( 7 5 )
第五章 處仁以義 …………………………………………………… ( 8 0 )
第一節(jié) 處仁以義, 然后仁也 …………………………………… ( 8 0 )
第二節(jié) 情然而心為之擇 ………………………………………… ( 8 5 )
第三節(jié) 從義不從父 ……………………………………………… ( 8 8 )
第六章 積善成德 …………………………………………………… ( 9 5 )
第一節(jié) 人之所以為人者 ………………………………………… ( 9 6 )
第二節(jié) 涂之人可以為禹 ………………………………………… (100)
第三節(jié) 是是非非謂之智 ………………………………………… (103)
第四節(jié) 積禮義而為君子 ………………………………………… (105)
第七章 學也者 固學一之也 ……………………………………… (111)
第一節(jié) 君子之學以美其身 ……………………………………… (113)
第二節(jié) 君子審于禮也 …………………………………………… (116)
第三節(jié) 隆禮義而殺詩書 ………………………………………… (119)
第四節(jié) 學莫便乎近其人 ………………………………………… (122)
第五節(jié) 君子之學如蛻 …………………………………………… (126)
第八章 禮修而行成 ………………………………………………… (131)
第一節(jié) 禮以明分 ………………………………………………… (134)
第二節(jié) 禮意 ……………………………………………………… (136)
第三節(jié) 義以為質 禮以行之 …………………………………… (138)
第四節(jié) 情文俱盡 ………………………………………………… (141)
第九章 樂行而志清 ………………………………………………… (145)
第一節(jié) 德音之謂樂 ……………………………………………… (147)
第二節(jié) 君子之近琴瑟 以儀節(jié)也 ……………………………… (153)
第三節(jié) 樂者 所以成德也 ……………………………………… (157)
第四節(jié) 致樂以治心 ……………………………………………… (160)
第五節(jié) 美善相樂 ………………………………………………… (163)
第十章 治氣養(yǎng)心 …………………………………………………… (171)
第一節(jié) 君子有三戒 ……………………………………………… (172)
第二節(jié) 喜怒哀悲之氣, 性也 …………………………………… (174)
第三節(jié) 治氣養(yǎng)心之術 …………………………………………… (177)
參考文獻 ……………………………………………………………… (185)
附錄一 荀子禮治的精神及其儒學史意義 ………………………… (198)
附錄二 以天合天: 工夫論視域下的莊子的 “德冶 ……………… (210)
后記 ……………………………………………………………………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