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法律理論法學理性主義與刑法模式:犯罪概念研究

理性主義與刑法模式:犯罪概念研究

理性主義與刑法模式:犯罪概念研究

定 價:¥59.00

作 者: 馮亞東 著
出版社: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62079071 出版時間: 2019-02-01 包裝: 精裝
開本: 32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在宏觀結構上按照社會危害性、應受刑罰處罰性和刑事違法性三大板塊來建立犯罪概念的理論體系,通過對社會危害性的分析,展示人類社會生活千姿百態(tài)、豐富多彩的畫面,揭示出專屬于人類群體的“惡”的倫理意義,從而奠定刑法以及所有法律共同的立論基石;通過對應受刑罰處罰性的分析,將“犯罪”從人類倫理道德秩序和一般違法行為中界定出來,從而在實體意義上為刑法的ZUI有效控制劃定邊際范圍;通過對刑事違法性的分析,說明刑法同犯罪行為之間的對應性制約關系,從而在控制形式上找出懲罰犯罪的ZUIJIA方案,為調整人們現(xiàn)實的社會關系和建立未然的良好生活秩序提供導向性的選擇模式。

作者簡介

  馮亞東,山西代縣人,1953年生于成都。1978年考入西南政法學院法律專業(yè),1982年畢業(yè)分配至四川省南充地區(qū)中級人民法院任刑事法官,1986年調往四川政法管理干部學院任教,1998年至2002年于四川大學法學院任教,2002年7月轉至西南財經(jīng)大學法學院任教。 馮亞東教授畢業(yè)潛心于刑法學教學與研究,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QUANWEI法學期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數(shù)十篇,出版專著《平等、自由與中西文明》《罪與刑的探索之道》等,先后獲得錢端升優(yōu)秀科研成果獎、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科研成果一等獎等十余項獎勵,為中國刑法學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圖書目錄

001 總序
003 自序
001 導論
第一章 社會危害性辨析
006 第一節(jié) 一個共許前提——社會危害性
006 1. 不同法系中社會危害性的不同表達形式
010 2. 對“前提”的質疑
013 第二節(jié) 社會危害性并非行為的固有屬性
013 3. 哲學上的“屬性”問題
015 4. “犯罪”性質的變異現(xiàn)象
018 5. 自然的東西既不善也不惡
019 6. 誤解與重新約定
021 第三節(jié) 社會危害性在價值判斷中才得以顯現(xiàn)
021 7. 價值判斷的范式過程
026 8. 能否逾越事實和價值之間的鴻溝
031 9. 價值結論的三種基本取向
032 第四節(jié) 社會危害性的判斷主體——社會主義文化群
032 10. 不同主體有不同的價值取向
034 11. 國家只是形式上的判斷主體
037 12. 法律之應然根源于國家之應然
040 13. 法律的終極效力
043 14. 亞文化群與主文化群
046 15. “工具論”應當休矣
049 16. “死法”的癥結之一
050 17. “惡法”應否服從
053 18. 法律控制與寬容精神
062 19. 刑法之罪與道德之惡
069 20. 平等與自由的悖論——兼談自然法
081 21. 小節(jié)——天國之夢
083 第五節(jié) 社會危害性的判斷標準——“效用原則”
083 22. 價值標準基于需要和利益而形成
085 23. 需要和利益發(fā)源于生活的體驗
087 24. 亞文化群的價值標準
088 25. 價值評價中的混亂狀態(tài)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