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導論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文獻綜述
三 “公益經營者”的提出
四 核心概念
五 研究方法與田野安排
六 篇章安排
第二章 “國家”的塑造與南嶺的歷史變遷
一 “規(guī)劃性變遷”中的“南嶺”
二 強化激勵:20世紀80年代農場的改制
三 場屬企業(yè)“私有化”與農場改管理區(qū):新一輪農場改制
四 小結:南嶺的歷史如何影響當下
第三章 雙重任務與“公益經營者”的形塑
一 理論回溯:經營者角色的形塑機制
二 民生項目的壓力
三 經濟發(fā)展的壓力
四 “公益經營者”的形塑
第四章 “以公益促發(fā)展”:危房改造如何服務于城鎮(zhèn)化建設
一 城鎮(zhèn)化的相關理論和案例背景
二 “危房改造”如何成為土地開發(fā)的政策媒介
三 政策資源的分配與整合
四 討論:危房改造何以推動城鎮(zhèn)化建設
五 被“發(fā)展”裹挾的“公益”
第五章 利益協(xié)調之困:商民沖突與治理
一 糾紛泛起:“危改帶開發(fā)”的后果
二 “消極治理”及其后果
三 政商關系如何影響商民沖突治理
四 利益多元與政府的協(xié)調困境
第六章 民意回應之困:官民矛盾的爆發(fā)與治理
一 民眾為何不滿:歷史與當前
二 民眾的行動表達與政府的應對策略
三 “市場失效”與政府的應對困境
第七章 討論與結論
一 “公益經營者”的運作機制與權責失調
二 基層政府的轉型困境
三 尾議:國家社會工程的限度
參考文獻
附錄1
附錄2
附錄3
附錄4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