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wǎng)絡圖形圖像、多媒體、網(wǎng)頁制作Moldflow注塑模流分析從入門到精通

Moldflow注塑模流分析從入門到精通

Moldflow注塑模流分析從入門到精通

定 價:¥108.00

作 者: 匡唐清 著
出版社: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有限公司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122344977 出版時間: 2019-09-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40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本書采用Autodesk Moldflow 2018作為軟件基礎,系統(tǒng)講述了使用Moldflow 軟件進行注塑制品模流分析的流程與方法。全書分為常規(guī)分析與特定分析兩部分。常規(guī)分析部分(第1~13章),包括注塑工藝與CAE技術、模流分析基本流程及Moldflow操作基礎、CAD 模型準備與導入、CAE模型準備、材料選擇、澆口位置設置、成型窗口分析與充填分析、澆注系統(tǒng)的創(chuàng)建與優(yōu)化、冷卻系統(tǒng)的創(chuàng)建與優(yōu)化、保壓分析與優(yōu)化、翹曲分析與優(yōu)化、分析報告的創(chuàng)建及注塑模流分析完整過程示例。特定分析部分(第14~22章),包括收縮分析、纖維取向分析、應力分析、工藝優(yōu)化分析、氣體輔助注射成型分析、共注射成型分析、重疊注射成型分析、帶嵌件注射成型分析和型芯偏移分析。 本書按照注塑模流分析的內在邏輯進行編寫,不僅有軟件操作過程的詳細介紹,還對涉及的材料、模具、成型過程機理、分析及優(yōu)化的思想與思路等均作出簡明扼要的闡述,并輔以實例演示與說明。 通過本書的學習,讀者能夠系統(tǒng)掌握注塑模流分析的思想、流程和具體操作方法,能夠系統(tǒng)完成注塑模流分析并實現(xiàn)對注塑制品設計、模具設計及注塑工藝的優(yōu)化。 本書既適用于初學者快速入門,也適用于具有一定基礎的用戶學習新版軟件、系統(tǒng)學習和鞏固提高之用。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職業(yè)院校、技能培訓機構的學生以及相關專業(yè)技術人員的學習和參考書籍。 本書配有示例講解視頻,掃描二維碼即可觀看。

作者簡介

  匡唐清,華東交通大學,教授,南昌大學材料加工工程專業(yè)博士,長期從事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擔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yè)《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材料成型計算機仿真(注塑模流分析)》等多門專業(yè)課程的教學。主持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多項江西省科技廳、教育廳的科研項目;發(fā)表注塑成型工藝及模具相關論文60余篇。

圖書目錄

第1章 注塑工藝與CAE技術 / 1
 1.1 注塑工藝 / 1
  1.1.1 過程 / 1
  1.1.2 注塑產(chǎn)品質量影響因素 / 2
 1.2 CAE 技術概述 / 5
  1.2.1 CAE 技術的原理 / 5
  1.2.2 CAE 技術的實現(xiàn) / 7
  1.2.3 CAE 分析的精度 / 8
 1.3 CAE 技術在注塑中的應用 / 8
  1.3.1 作用 / 9
  1.3.2 常用注塑模流分析軟件 / 10
 本章小結 / 14

第2章 模流分析基本流程及Moldflow操作基礎 / 15
 2.1 注塑模流分析基本流程 / 15
 2.2 Moldflow2018 操作基礎 / 16
  2.2.1 操作界面 / 16
  2.2.2 常用菜單與選項卡 / 19
  2.2.3 視圖操作 / 36
  2.2.4 文件管理 / 36
 本章小結 / 37

第3章 CAD模型準備與導入 / 38
 3.1 可導入的CAD 模型格式 / 38
 3.2 Moldflow2018 中建模 / 39
  3.2.1 局部坐標系 / 39
  3.2.2 創(chuàng)建幾何 / 41
  3.2.3 實用程序 / 50
 3.3 CAD 模型的檢查、修復和簡化 / 53
 3.4 CAD 模型的導入 / 55
 3.5 CAD 模型準備與導入實例 / 56
 本章小結 / 63

第4章 CAE模型準備 / 64
 4.1 概述 / 64
 4.2 注塑CAE 技術與網(wǎng)格類型 / 65
  4.2.1 注塑CAE 技術 / 65
  4.2.2 網(wǎng)格類型 / 65
  4.2.3 網(wǎng)格類型的選擇 / 66
  4.2.4 網(wǎng)格要素 / 67
 4.3 網(wǎng)格質量要求與分析精度 / 68
  4.3.1 網(wǎng)格幾何 / 69
  4.3.2 網(wǎng)格密度 / 72
  4.3.3 產(chǎn)品細節(jié) / 74
 4.4 網(wǎng)格劃分 / 75
  4.4.1 定義網(wǎng)格密度 / 75
  4.4.2 網(wǎng)格劃分設置 / 76
  4.4.3 網(wǎng)格屬性的編輯與類型更改 / 81
  4.4.4 網(wǎng)格劃分實例 / 82
 4.5 網(wǎng)格質量診斷與修復 / 83
  4.5.1 網(wǎng)格統(tǒng)計 / 83
  4.5.2 網(wǎng)格診斷 / 84
  4.5.3 網(wǎng)格修復 / 90
  4.5.4 網(wǎng)格診斷與修復實例 / 101
 本章小結 / 104

第5章 材料選擇 / 105
 5.1 塑料性能 / 105
  5.1.1 塑料分類 / 105
  5.1.2 塑料性能 / 106
 5.2 常見塑料性能與選擇 / 107
 5.3 Moldflow 中材料的選擇與屬性查看 / 109
  5.3.1 概述 / 109
  5.3.2 材料選擇 / 110
  5.3.3 材料屬性查看 / 113
 5.4 材料選擇實例 / 125
 本章小結 / 133

第6章 澆口位置設置 / 134
 6.1 澆口設置原則 / 134
 6.2 澆口位置分析 / 137
  6.2.1 概述 / 137
  6.2.2 分析設置 / 138
  6.2.3 結果查看 / 140
 6.3 澆口位置填充效果評估 / 140
  6.3.1 填充預覽 / 141
  6.3.2 快速填充分析 / 141
 6.4 澆口位置設置實例 / 142
  6.4.1 分析準備 / 142
  6.4.2 結果分析 / 145
 本章小結 / 148

第7章 成型窗口分析與充填分析 / 149
 7.1 成型窗口分析 / 149
  7.1.1 概述 / 149
  7.1.2 分析設置 / 149
  7.1.3 結果查看與工藝參數(shù)的確定 / 152
 7.2 充填分析 / 156
  7.2.1 概述 / 156
  7.2.2 分析設置 / 156
  7.2.3 結果查看 / 162
 7.3 分析實例 / 167
  7.3.1 分析準備 / 167
  7.3.2 成型窗口分析 / 171
  7.3.3 充填分析 / 176
 本章小結 / 182

第8章 澆注系統(tǒng)的創(chuàng)建與優(yōu)化 / 183
 8.1 澆注系統(tǒng)的設計與原則 / 183
  8.1.1 澆口類型與建模 / 183
  8.1.2 流道布局與尺寸 / 188
  8.1.3 流道系統(tǒng)的設計原則 / 189
 8.2 澆注系統(tǒng)的建模 / 190
  8.2.1 多模腔的布局創(chuàng)建 / 190
  8.2.2 澆注系統(tǒng)的構建 / 192
  8.2.3 澆注系統(tǒng)的創(chuàng)建實例 / 195
 8.3 流道平衡及尺寸優(yōu)化 / 204
  8.3.1 流程 / 204
  8.3.2 流道平衡分析 / 205
  8.3.3 流道平衡及尺寸優(yōu)化實例 / 208
 本章小結 / 222

第9章 冷卻系統(tǒng)的創(chuàng)建與優(yōu)化 / 223
 9.1 冷卻系統(tǒng)的設計優(yōu)化流程與準則 / 223
  9.1.1 冷卻系統(tǒng)的設計優(yōu)化流程 / 223
  9.1.2 冷卻系統(tǒng)的設計優(yōu)化準則 / 224
 9.2 冷卻系統(tǒng)組成及其創(chuàng)建 / 226
  9.2.1 概述 / 226
  9.2.2 基本水道的“冷卻回路向導”創(chuàng)建 / 227
  9.2.3 冷卻管路的手動創(chuàng)建 / 228
  9.2.4 模具鑲塊的創(chuàng)建 / 230
 9.3 冷卻分析 / 231
  9.3.1 分析設置 / 231
  9.3.2 結果查看 / 233
 9.4 冷卻系統(tǒng)的優(yōu)化 / 235
 9.5 冷卻系統(tǒng)創(chuàng)建與優(yōu)化實例 / 235
  9.5.1 模腔充填的分析優(yōu)化及澆注系統(tǒng)的創(chuàng)建優(yōu)化 / 236
  9.5.2 冷卻系統(tǒng)的創(chuàng)建 / 242
  9.5.3 冷卻分析 / 248
  9.5.4 冷卻優(yōu)化 / 252
 本章小結 / 255

第10章 保壓分析與優(yōu)化 / 256
 10.1 概述 / 256
 10.2 分析設置與結果分析 / 256
  10.2.1 分析設置 / 256
  10.2.2 結果查看 / 257
 10.3 保壓優(yōu)化流程 / 258
 10.4 保壓分析與優(yōu)化實例 / 261
 本章小結 / 267

第11章 翹曲分析與優(yōu)化 / 268
 11.1 概述 / 268
  11.1.1 收縮 / 268
  11.1.2 收縮與翹曲 / 268
  11.1.3 翹曲的影響因素 / 270
  11.1.4 翹曲分析流程 / 272
 11.2 分析設置與結果查看 / 274
  11.2.1 分析設置 / 274
  11.2.2 結果查看 / 276
 11.3 翹曲優(yōu)化 / 279
 11.4 翹曲分析與優(yōu)化實例 / 280
 本章小結 / 289

第12章 分析報告的創(chuàng)建 / 290
 12.1 分析報告生成向導 / 290
 12.2 分析報告內容的添加 / 290
 12.3 分析報告的編輯、查看和發(fā)送 / 290
 12.4 分析報告創(chuàng)建實例 / 291
  12.4.1 創(chuàng)建分析報告 / 291
  12.4.2 添加分析報告內容 / 292
  12.4.3 分析報告的編輯、查看、發(fā)送 / 293
 本章小結 / 293

第13章 注塑模流分析完整過程示例 / 294
 13.1 概述 / 294
 13.2 分析前的準備 / 294
  13.2.1 CAD 模型準備 / 294
  13.2.2 CAD 模型修復與簡化 / 294
  13.2.3 CAE 網(wǎng)格模型的準備 / 295
 13.3 充填分析及優(yōu)化 / 296
  13.3.1 澆口位置選擇 / 296
  13.3.2 快速充填分析 / 298
  13.3.3 成型窗口分析 / 299
  13.3.4 充填分析 / 301
 13.4 流道平衡分析及優(yōu)化 / 303
  13.4.1 添加澆注系統(tǒng) / 303
  13.4.2 填充分析 / 304
  13.4.3 流道平衡 / 304
 13.5 冷卻分析及優(yōu)化 / 305
  13.5.1 添加冷卻系統(tǒng) / 305
  13.5.2 冷卻分析 / 305
  13.5.3 冷卻優(yōu)化 / 306
 13.6 保壓分析及優(yōu)化 / 308
  13.6.1 初始保壓 / 308
  13.6.2 恒壓保壓 / 309
  13.6.3 保壓優(yōu)化 / 309
 13.7 翹曲分析 / 312
 本章小結 / 313

第14章 收縮分析 / 314
 14.1 收縮概述 / 314
 14.2 收縮的性質 / 314
  14.2.1 收縮的主要原因 / 314
  14.2.2 成型收縮的特點 / 315
  14.2.3 收縮率的計算模型 / 315
  14.2.4 影響注塑制品收縮率的因素 / 315
 14.3 收縮分析 / 316
  14.3.1 收縮分析的主要功能 / 316
  14.3.2 注塑工藝和收縮率的關系 / 317
  14.3.3 收縮分析的材料選擇 / 318
  14.3.4 收縮分析的分析序列 / 322
 14.4 收縮分析實例 / 322
  14.4.1 導入模型并劃分網(wǎng)格 / 322
  14.4.2 收縮分析設置 / 325
  14.4.3 分析結果解讀 / 326
  14.4.4 收縮分析優(yōu)化 / 328
  14.4.5 收縮分析優(yōu)化結果 / 332
  14.4.6 關鍵尺寸比較 / 334
 本章小結 / 334

第15章 纖維取向分析 / 335
 15.1 纖維取向概述 / 335
  15.1.1 纖維取向分析原理 / 335
  15.1.2 注塑工藝對纖維取向的影響 / 336
 15.2 纖維取向分析 / 336
  15.2.1 分析設置 / 337
  15.2.2 結果查看 / 338
 15.3 纖維取向分析實例 / 339
  15.3.1 導入模型劃分網(wǎng)格 / 339
  15.3.2 選擇分析序列和材料 / 340
  15.3.3 選擇注射位置設置工藝參數(shù) / 341
  15.3.4 結果分析 / 341
 15.4 纖維取向分析優(yōu)化 / 344
  15.4.1 分析前設置 / 344
  15.4.2 纖維取向分析優(yōu)化結果 / 344
 本章小結 / 345

第16章 應力分析 / 346
 16.1 應力分析概述 / 346
 16.2 應力分析類型 / 346
 16.3 應力分析實例 / 347
  16.3.1 導入模型劃分網(wǎng)格 / 347
  16.3.2 分析序列設置 / 348
  16.3.3 應力設置 / 348
  16.3.4 材料設置 / 349
  16.3.5 澆口設置 / 349
  16.3.6 工藝設置 / 349
  16.3.7 分析結果 / 350
 本章小結 / 354

第17章 工藝優(yōu)化分析 / 355
 17.1 概述 / 355
 17.2 模型準備與分析序列選擇 / 356
 17.3 分析設置 / 356
 17.4 結果查看 / 360
 17.5 工藝優(yōu)化分析實例 / 360
  17.5.1 模型準備與材料選擇 / 361
  17.5.2 流動分析 / 362
  17.5.3 工藝優(yōu)化分析 / 364
 本章小結 / 368

第18章 氣體輔助注射成型分析 / 369
 18.1 氣體輔助注射成型概述 / 369
  18.1.1 工藝過程 / 370
  18.1.2 工藝特點 / 370
  18.1.3 質量影響因素 / 370
 18.2 氣體輔助注射成型分析 / 372
  18.2.1 分析設置 / 372
  18.2.2 結果查看 / 373
 18.3 氣體輔助注射成型分析實例 / 374
  18.3.1 分析前處理 / 374
  18.3.2 分析結果 / 379
 18.4 帶溢料井的氣體輔助分析 / 381
  18.4.1 氣體輔助分析前處理 / 381
  18.4.2 分析結果 / 385
 本章小結 / 387

第19章 共注射成型分析 / 388
 19.1 共注射成型概述 / 388
  19.1.1 工藝過程 / 389
  19.1.2 工藝優(yōu)點 / 389
  19.1.3 工藝參數(shù)對質量的影響 / 390
 19.2 共注射成型分析 / 391
  19.2.1 模型準備與支持的分析序列 / 391
  19.2.2 分析設置 / 391
  19.2.3 考慮熱流道的共注射成型分析 / 394
  19.2.4 結果查看 / 395
 19.3 共注射成型分析實例 / 395
 本章小結 / 400

第20章 重疊注射成型分析 / 401
 20.1 重疊注射成型概述 / 401
  20.1.1 重疊注塑過程 / 401
  20.1.2 重疊注塑材料特點 / 402
  20.1.3 重疊注塑模的結構特點 / 402
 20.2 重疊注射成型分析 / 402
  20.2.1 分析設置 / 402
  20.2.2 結果查看 / 403
 20.3 重疊注射成型分析實例 / 403
  20.3.1 導入襯底模型劃分網(wǎng)格 / 403
  20.3.2 設置成型方式 / 405
  20.3.3 導入重疊模型并劃分網(wǎng)格 / 405
  20.3.4 導入重疊模型至襯底模型中 / 405
  20.3.5 設置注射順序 / 406
  20.3.6 設置分析序列及選擇材料 / 407
  20.3.7 設置注射位置和工藝參數(shù) / 408
  20.3.8 分析結果 / 408
 本章小結 / 411

第21章 帶嵌件注射成型分析 / 412
 21.1 帶嵌件注射成型概述 / 412
 21.2 模型前處理 / 412
 21.3 帶嵌件注射成型分析實例 / 412
  21.3.1 導入襯底模型劃分網(wǎng)格 / 412
  21.3.2 設置成型工藝 / 414
  21.3.3 導入嵌件模型并劃分網(wǎng)格 / 414
  21.3.4 導入嵌件模型至襯底模型中 / 415
  21.3.5 設置注射順序 / 416
  21.3.6 設置分析序列選擇材料 / 417
  21.3.7 設置注射位置和工藝參數(shù) / 417
  21.3.8 結果分析 / 418
 本章小結 / 419

第22章 型芯偏移分析 / 420
 22.1 概述 / 420
 22.2 分析準備 / 421
 22.3 分析設置 / 422
 22.4 結果分析 / 425
 22.5 實例分析 / 425
  22.5.1 分析準備 / 425
  22.5.2 分析設置 / 435
  22.5.3 結果分析 / 436
 本章小結 / 439

參考文獻 / 440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