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政治政治理論中國現(xiàn)代政治學的發(fā)端與拓展:北京大學政治學(1899-1929)

中國現(xiàn)代政治學的發(fā)端與拓展:北京大學政治學(1899-1929)

中國現(xiàn)代政治學的發(fā)端與拓展:北京大學政治學(1899-1929)

定 價:¥86.00

作 者: 金安平,李碩 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301305430 出版時間: 2019-08-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99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中國政治學學科的發(fā)軔與源起是與中國近代社會轉型密切相關的,是中國近代社會政治轉型的學術折射?!吨袊F(xiàn)代政治學的發(fā)端與拓展:北京大學政治學(1899-1929)》將從兩條主線敘述和研究中國政治學學科與學術的發(fā)軔。一條主線是從京師大學堂仕學館的政治堂、政治科到北京大學政治學門的演變,研究政治學學科作為中國近代大學的學科與學系建立的歷史;一條主線是從清末《皇朝政治學問答》的出版到民國初年西方政治學著作的引進和編纂,研究中國近代政治學學術的建立。該書首次使用大量檔案材料和原始材料,對政治學學科與學術在中國的萌發(fā)和早期發(fā)展做出描述和考證,并研究和分析政治學這一現(xiàn)代學科的落地與生長與中國近代社會政治轉型的關系,此書,既是學科史的研究也是政治社會學的研究。對于厘清北京大學乃至中國政治學學科發(fā)展的源頭及發(fā)展脈絡,進而以史為鑒,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具有重要價值。

作者簡介

  金安平,女,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政黨學、中國政治發(fā)展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國現(xiàn)代政治學學科和學術發(fā)展的起源、演變與發(fā)展研究”(批準號12AZZ002)。李碩,湖北荊門人。2015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現(xiàn)任教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管理學院,主要從事中國政治學學術發(fā)展史、民族政治學等相關研究,曾發(fā)表論文十余篇。

圖書目錄

導論/ 1
第一章中國近現(xiàn)代政治學緣何在此發(fā)端/ 6
一、 京師大學堂的雙重身份及背景/ 7
(一) 填補中央教育行政管理的機構空白/ 7
(二) 補救新式學堂興起后凸顯的舊體制缺陷/ 9
(三) 破解戊戌維新背后的官制改革難題/ 9
二、 京師大學堂雙重身份的優(yōu)勢與困境/ 11
(一) 行政權力地位帶來的資源優(yōu)勢/ 12
(二) 雙重角色在發(fā)展中的困擾/ 14
三、 京師大學堂地位的嬗變?yōu)榻蛹{現(xiàn)代學科創(chuàng)造了條件/ 17
(一) 京師大學堂與全國教育管理權力的日漸分離/ 17
(二) 學部成立與京師大學堂“最高學府”的重新定位/ 19
(三) “去行政化”后京師大學堂近代化的加速/ 20
第二章政治學專業(yè)設置從籌劃到啟動:京師大學堂的三個章程/ 27
一、 《總理衙門奏擬京師大學堂章程》與仕學院/ 28
(一) 第一個章程的兩個版本與仕學院的出現(xiàn)/ 29
(二) 仕學院時期的“政治學”課程設計/ 33
(三) 政治專門講堂: 北京大學政治學最早的學科和學系
淵源/ 35
二、 《欽定京師大學堂章程》與速成科/ 39
(一) 《欽定京師大學堂章程》的課程設置與調整/ 40
(二) 速成科時期政治學科建設的嘗試/ 44
(三) 進士館的增設與“從政之選”的辦學取向/ 56
三、 《奏定京師大學堂章程》的預備科與“政法科—政治學門”
的設計/ 77
(一) 預備科不單設政治學相關課程的考慮/ 78
(二) “政法科”與“政治學門”在分科大學規(guī)劃中的出現(xiàn)/ 79

第三章從政治學門到政治學系: 中國現(xiàn)代政治學學科與
學系的建立/ 87
一、 分科大學理想的實現(xiàn)/ 87
二、 教育改革與廢門改系(1919)/ 90
三、 北京大學政治學系架構(1912—1929)/ 97
(一) 管理結構/ 97
(二) 教員結構/ 105
(三) 課程結構/ 135
四、 民國初年政治學系學生的就業(yè)和職業(yè)生涯/ 181
(一) 1913—1929年政治學系畢業(yè)生規(guī)模/ 182
(二) 畢業(yè)生職業(yè)生涯分析/ 183

第四章政治學“知識資源”向“學術資源”的轉變/ 203
一、 中國政治學知識的早期積累/ 204
(一) 晚清國外政治學著述在中國的譯介/ 204
(二) 清末有關政治學的本土書籍的出現(xiàn)/ 206
二、 北京大學政治學學術共同體的初步形成/ 210
(一) 以政治學系教授會為核心的專家學者團隊/ 212
(二) 以學術性研究社團為平臺的研究力量/ 213
(三) 以刊物聚集起的學術同人/ 224
(四) 以研究高深學問為目標的法科研究所/ 233
三、 北京大學早期政治學學術的建立與發(fā)展/ 241
(一) 教師的學術成果/ 241
(二) 學生的學術表現(xiàn)/ 250
四、 北京大學政治學系代表性的學者及學術貢獻/ 257
(一) 張慰慈的國家學說與市政理論/ 258
(二) 陳啟修的新政治學與公共財政研究/ 266
(三) 高一涵的政治思想史研究/ 275
(四) 周鯁生的外交理論與國際法研究/ 278

第五章北京大學與政治學在全國的擴展/ 280
一、 清華大學與北京大學政治學的交相輝映: 中國現(xiàn)代政治學的
展開/ 281
(一) 兩校課程設置的異同/ 283
(二) 兩校的交流和資源共享/ 289
二、 燕京大學政治學系的建立發(fā)展/ 293
(一) 燕京大學歷任政治學系主任/ 293
(二) 北京大學政治學系與燕大政治學系的交流/ 296
三、 全國范圍政治學專業(yè)和學系的建立與北京大學的影響/ 297
(一) 北京大學政治學系教師的南下和流動/ 297
(二) 原北京大學政治學系教師直接任教各地大學/ 303
(三) 通過學術著作和教材呈現(xiàn)的北大影響/ 307

尾聲/ 309

附錄/ 310
附錄1: 京師大學堂仕學館、進士館與分科大學
教習簡介(1898—1911)/ 310
附錄2: 京師大學堂仕學館、進士館學生簡介/ 321
附錄3: 北京大學法科政治學系任課教員簡介(1912—1929)/ 373
附錄4: 北京大學政治學系歷屆畢業(yè)生簡介(1913—1929)/ 395

參考文獻/ 447

后記/ 475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