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醫(yī)入門,打好基礎
中醫(yī)基本特點之整體觀念
什么是整體觀念
整體觀念與疾病診斷
“有名而無形”的陰陽
陽虛體寒的3個層次
陰陽與人體病理變化
陰陽與疾病診斷
圖解五行學說
五行的醫(yī)學含義
五行調節(jié)機制之相生相克
五行與疾病診斷
臟象學說識五臟六腑
臟象學說與臟腑
心
肺
肝
脾
腎
六腑
奇恒之府
人體的物質基礎:精、氣、血、津液
精的含義與功能
氣的含義與功能
血的含義與功能
津液的含義與功能
氣血精津液的關系
人體經絡與經絡系統(tǒng)
何謂經絡
經絡系統(tǒng)的組成
經絡與疾病診斷
第二章 診病基礎,四診合參
四診合參,診病有理有據
四診不能互相取代
四診各有獨立性和片面性
望診:察“顏觀色曉健康
觀神色形態(tài)辨病
觀頭面探病
視目診病
觀鼻識病
望耳察病
視口唇辨病
察頸項部診病
望齒察齦診病
看胸腹識病
望肩背腰識病
觀四肢辨病
觀皮膚辨病
排出物辨病
觀舌診病
小兒指紋診病
聞診:聞聲知味巧識人
聽聲音診病
嗅氣昧診病
問診:十問歌來助診斷
問過去一家族病史與既往病史
問現(xiàn)在——主訴與就診時癥狀
切診:脈診按診不可少
診三寸之脈,察一身之疾
以手按體,診身體疾病
第三章 診病核心,八綱辨證
辨證與診病
八綱辨證是各種辨證的基礎
辨證是診病的主要內容
病證結合是診病的基本原則
辨表里,察病位
辨寒熱,察病性
辨虛實,察病勢
辨陰陽,察病類
病因辨證,看疾病的病理本質
外來的致病邪氣——六淫與疫癘
來自情志的致病因素——七情內傷
來自生活的致病因素——飲食與勞逸
來自意外傷害的致病因素——外傷與染毒
氣血津液辨證,辨疾病的病理性質
氣病辨證
血病辨證
氣血同病辨證
津液病辨證
臟腑辨證
心與小腸病辨證
肺與大腸病辨證
肝與膽病辨證
脾與胃病辨證
腎與膀胱病辨證
臟腑兼病辨證
經絡辨證
第四章 診病實踐,辨內科常見病
咳嗽
喘病
便秘
糖尿病
水腫
中風
心悸
黃疸
第五章 診病實踐,辨男科婦科疾病
遺精
陽痿
慢性前列腺炎
子宮脫垂
崩漏
閉經
痛經
缺乳
第六章 診病實踐,辨兒科常見病
泄瀉
肺炎喘嗽
疳證
驚風
遺尿
五遲、五軟
第七章 診病實踐,辨五官皮膚科疾病
濕疹
蕁麻疹
痤瘡
痔瘡
中耳炎
紅眼病
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