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史學理論胡培翚《儀禮正義》研究

胡培翚《儀禮正義》研究

胡培翚《儀禮正義》研究

定 價:¥98.00

作 者: 陳功文 著
出版社: 中華書局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101139426 出版時間: 2019-07-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63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在儒家經(jīng)傳詮釋體式中,義疏以系統(tǒng)、周詳為優(yōu)長和特色。群經(jīng)義疏既是學子入門階梯,亦為經(jīng)師治學義府,因而“言經(jīng)學者,莫盛于義疏”(孫詒讓《劉恭甫墓表》)。義疏之學興于中古,如《儀禮》一經(jīng),南齊賀場有《禮講疏》,賀琛有《三禮講疏》,陳沈文阿有《儀禮注》;北魏劉懷方有《儀禮疏》,北齊黃慶、隋李孟悊有《儀禮》章疏。唐永徽年間,賈公彥以黃、李二家為本,“擇善而從,兼增己義”,裁成《儀禮注疏》,朝廷著于功令,學者奉為圭臬。宋熙寧年間,以《儀禮》于經(jīng)世為迂遠,不列取士科目;南宋以降,理學家說經(jīng),義重性道,文尚簡易,學者宗之,義疏之學漸衰。故清儒感嘆“三禮之學,至宋而微,至明殆絕。《儀禮》尤世所罕習,幾以為故紙而棄之”(《四庫全書總目》卷二十“儀禮述注”條),或深憫義疏之學“曠然中絕者逾五百年”(孫詒讓《劉恭甫墓表》)。至清代,“通經(jīng)學古”思潮興起,鉆研十三經(jīng)注疏成為士林風氣。阮元說:“士人讀書當從經(jīng)學始,經(jīng)學當從注疏始??帐柚?、高明之徒,讀注疏不終卷而思臥者,是不能潛心研索,終身不知有圣賢諸儒經(jīng)傳之學矣。”(《江西校刻宋本十三經(jīng)注疏書后》)禮學是經(jīng)學研究的突出重點,“學者不通典禮,不列名家”(鄭知同《儀禮私箋后序》)。眾多樸學家的考據(jù)實績證明,不僅理學家論說古禮多有舛誤,《十三經(jīng)注疏》也不能令人滿意。如《儀禮注疏》,“或解經(jīng)而違經(jīng)旨,申注而失注意”(羅椒生《儀禮正義序》)。故陸續(xù)有學者展其所長,撰著新疏。胡培暈積40余年心力,歷覽眾說,集腋成裘,撰《儀禮正義》。清代《儀禮》學與宋、元、明盛衰迥異。這一逆轉(zhuǎn)緣何得以實現(xiàn)的呢?有研究者指出,清廷大力提倡禮學研究,對學者起到導(dǎo)向作用;漢學家厭棄理學末流空談心性,普遍重視古禮考證;樸學考證方法日趨精密,為《儀禮》考釋創(chuàng)通了道路。這些因素都不可忽視,但清初碩學鴻儒,特別是顧炎武在經(jīng)學思想上的創(chuàng)新與突破,對《儀禮》學持續(xù)繁榮,尤具關(guān)鍵意義。

作者簡介

  陳功文,安徽六安人,文學博士,主要從事中國傳統(tǒng)學術(shù)與文化研究,商丘師范學院人文學院副教授。在《安徽大學學報》、《圖書館雜志》等刊物上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50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1項,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直接資助項目1項,博士學位論文《胡培翠研究》獲2012年江蘇省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

圖書目錄

緒論
一、《儀禮》的價值
二、《儀禮》學史簡述
三、《儀禮正義》研究史簡述
四、本課題的研究方法
章 胡培翚生平與著述考論
節(jié) 胡培翚字、號辨正
第二節(jié) 胡培翚生平簡述
一、讀書求學階段(1782-1818)
二、在京做官階段(1819-1830)
三、講學著書階段(1831-1849)
第三節(jié) 胡培翚著述考
一、胡培翚之著述
二、著述多關(guān)涉經(jīng)義
第二章 胡培翚學術(shù)淵源考論
節(jié) 乾嘉漢學傳統(tǒng)之承繼
第二節(jié) 徽文化之浸染
第三節(jié) 家學之熏陶
第四節(jié) 師學之承襲
第五節(jié) 友人之砥礪與影響
第三章 《儀禮正義》撰著考論
節(jié) 《儀禮正義》的撰著背景與原因
一、嘉道年間《儀禮》學研究的學術(shù)背景
二、胡培翚撰著《正義》之原因
第二節(jié) 胡培翚研治《儀禮》的精神與態(tài)度
一、刻志勵學,以疏《儀禮》為職責
二、抱病著述,堅持不輟
三、不憚其煩,全方位考證《儀禮》
第三節(jié) 胡培翚撰著之實際
一、胡培翚撰著《儀禮正義》之分期
二、胡培翚所著之篇章
第四節(jié) 《儀禮正義》成書時間及版本概況
一、《儀禮正義》成書與初刻時間考證
二、《儀禮正義》版本概況及版本系統(tǒng)梳理
第四章 《儀禮正義》補纂考論
節(jié) 胡、楊補纂工作辨析
第二節(jié) 楊大堉的補纂工作
一、改動胡肇昕案語
二、添加“堉案”
三、補充疏文
第三節(jié) 胡、楊案語的解經(jīng)特色
一、“胡氏肇昕云”的解經(jīng)特色
二、“堉案”的解經(jīng)特色
第四節(jié) 胡、楊補纂章節(jié)解經(jīng)評說
一、引據(jù)他書,隱去出處
二、剽竊他說,以作案語
三、羅列他說,失于裁斷
四、不遵體例,失于統(tǒng)
五、引據(jù)疏漏,疏文失當
……
第五章 《儀禮》作者與文本考論
第六章 《儀禮正義》疏解體例與內(nèi)涵特性考論
第七章 《儀禮正義》對舊疏承襲、修正與超越考論
第八章 《儀禮正義》校勘考論
第九章 《儀禮正義》訓詁考論
第十章 《儀禮正義》考釋論
第十一章 《儀禮正義》征引文獻考論
第十二章 胡培翚禮學思想特征考論
結(jié)語
附錄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