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概述
1.1 本書的內容
1.2 PCB設計流程
1.3 OrCAD Capture新功能介紹
1.4 PADS Layout VX.2新功能介紹
第2章 Capture原理圖設計工作平臺
2.1 Design Entry CIS軟件功能介紹
2.2 原理圖工作環(huán)境
2.3 設置圖紙參數(shù)
2.4 設置設計模板
2.5 設置打印屬性
第3章 制作元件及創(chuàng)建元件庫
3.1 創(chuàng)建單個元件
3.1.1 直接新建元件
3.1.2 用電子表格新建元件
3.2 創(chuàng)建復合封裝元件
3.3 大元件的分割
3.4 創(chuàng)建其他元件
第4章 創(chuàng)建新設計
4.1 原理圖設計規(guī)范
4.2 Capture基本名詞術語
4.3 建立新項目
4.4 放置元件
4.4.1放置基本元件
4.4.2對元件的基本操作
4.4.3放置電源和接地符號
4.4.4完成元件放置
4.5 創(chuàng)建分級模塊
4.6 修改元件序號與元件值
4.7 連接電路圖
4.8 標題欄的處理
4.9 添加文本和圖像
4.10 建立壓縮文檔
4.11 平坦式和層次式電路圖設計
4.11.1 平坦式和層次式電路的特點
4.11.2 電路圖的連接
第5章 PCB設計預處理
5.1 編輯元件的屬性
5.2 Capture到Allegro PCB Editor的信號屬性分配
5.3 建立差分對
5.4 Capture中總線(Bus)的應用
5.5 原理圖繪制后續(xù)處理
5.5.1 設計規(guī)則檢查
5.5.2 為元件自動編號
5.5.3 回注(Back Annotation)
5.5.4 自動更新元件或網絡的屬性
5.5.5 生成元件清單
5.5.6 屬性參數(shù)的輸出/輸入
5.5.7 生成網絡表
第6章 PADS Layout的屬性設置
6.1 PADS Layout界面介紹
6.2 “設置啟動文件”功能簡介
6.3 PADS Layout的菜單
6.4 PADS Layout與其他軟件的鏈接
第7章 定制PADS Layout環(huán)境
7.1 “選項”參數(shù)設置
7.2 “設置”參數(shù)設置
第8章 PADS Layout的基本操作
8.1 視圖控制方法
8.2 PADS Layout 的4種視圖模式
8.3 無模式命令和快捷鍵
8.4 循環(huán)選擇
8.5 過濾器基本操作
8.6 元器件基本操作
8.7 繪圖基本操作
第9章 元器件類型及庫管理
9.1 PADS Layout的元器件類型
9.2 封裝編輯器界面簡介
9.3 封裝向導
9.4 不常用元器件封裝舉例
9.5 建立元器件類型
9.6 庫管理器
第10章 布局
10.1 布局前的準備
10.2 布局應遵守的原則
10.3 手工布局
第11章 布線
11.1 布線前的準備
11.2 布線的基本原則
11.3 布線操作
11.4 控制鼠線的顯示和網絡顏色的設置
11.5 自動布線器的使用
第12章 覆銅及平面層分割
v12.1 覆銅
12.2 平面層
第13章 自動標注尺寸
13.1 自動標注尺寸模式簡介
13.2 尺寸標注操作
第14章 工程修改模式操作
14.1 工程修改模式簡介
14.2 ECO工程修改模式操作
14.3 比較和更新
第15章 設計驗證
15.1 設計驗證簡介
15.2 設計驗證的使用
第16章 定義CAM文件
16.1 CAM文件簡介
16.2 光繪輸出文件的設置
16.3 打印輸出
16.4 繪圖輸出
第17章 CAM輸出和CAM Plus
17.1 CAM350用戶界面介紹
17.2 CAM350的快捷鍵及D碼
17.3 CAM350中Gerber文件的導入
17.4 CAM的排版輸出
17.5 CAM Plus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