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漫天,出生地南京,祖籍湖南岳陽。1966年大學本科畢業(yè),1987年授“高級工藝美術師”職稱。曾任中國服裝集團秘書長、中華服飾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全國服裝高級專業(yè)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2003年退休,現(xiàn)任北京服裝學院兼職教授及江西服裝學院、山東女子學院客座教授、江西服裝學院中華服飾文化研究院研究員、華夏鞋文化博物館(終身)館長、中國童裝博物館總策劃、北京旗袍文化研究會首席專家顧問。鐘漫天先生長期從事我國服飾文化遺產研究,包括傳統(tǒng)鞋飾、經典旗袍、女紅繡品、童裝文化、婚儀禮俗的探索與研究。獨立及合作出版物有《中國鞋經》《中國服裝史叢書》《中華鞋文化》《當代科技服裝文化》《沉香:旗袍文化》《中國童裝文化》等。其中《中華鞋文化》(獨立著作)一書獲江西省第十七次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鐘先生有著40多年收藏傳統(tǒng)服飾與繡品的歷史,其個人收藏的傳統(tǒng)鞋履、經典旗袍在國內首屈一指,并熱心于收藏婚嫁女紅、婚俗禮具與婚書帖柬。其收藏與研究方向集中在民族、民間、民俗“三民”內容。其學術研究方法是通過傳統(tǒng)服飾文化遺存的專題收藏,進行學術探討與非遺傳承研究。鐘先生退休后承接了北京服裝學院碩士研究生的課程,十幾年來他以此為契機,把珍貴的藏品結合教學,樂此不疲地傳播著女紅文化。他要求每個學生上他的課都必須攜帶相機,把“三民遺存”用特寫鏡頭記錄下來。他指導學生用眼和手去“觸摸”繡品,親身體驗歷史遺存的“溫度”。當研究生的畢業(yè)論文需要采用藏品資源時,他又會把涉及的所有藏品梳理出來提供給學生剖析與研究。為了識別與調研尚且存世的傳統(tǒng)繡品種類,鐘先生每年仍然要花費幾個月的時間到全國各地去求索探知與尋覓遺存,以便實踐他的信條:“藏無止境,習舊知新。” 鐘琦,1992 年畢業(yè)于北京服裝學院,現(xiàn)任中國科普研究所研究員,兼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其主要研究方向:媒體科技傳播研究、科普信息化相關研究、科普場館開展科學教育活動研究等。她常年關注服裝服飾收藏和研究,曾策劃出版《中國童裝文化》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