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65.00
作 者: | 劉涵宇 著 |
出版社: |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
叢編項: | |
標 簽: | 電子商務 管理 |
ISBN: | 9787121332524 | 出版時間: | 2018-01-01 | 包裝: | |
開本: | 頁數: | 字數: |
第1篇 解構產品經理
第1章 解構基本概念 2
1.1 什么是產品 2
1.2 什么是好產品 3
1.2.1 需求:可以恰到好處地滿足用戶需求 4
1.2.2 技術:擁有完善的技術實現方式 12
1.2.3 商業(yè):可健康持續(xù)地創(chuàng)造商業(yè)價值 16
1.3 什么是用戶體驗 22
1.3.1 關鍵詞一:用戶 22
1.3.2 關鍵詞二:過程中 26
1.3.3 關鍵詞三:主觀感受 29
1.4 定義互聯網產品經理 30
1.4.1 互聯網產品經理的一般職責 31
1.4.2 產品經理的能力模型 36
1.5 互聯網公司的職能分工 43
1.5.1 互聯網產品的邏輯結構 43
1.5.2 互聯網產品的技術結構 45
1.5.3 研發(fā)流水線簡述 49
第2章 解構基本觀點 56
2.1 用戶價值高于用戶體驗 56
2.1.1 兩個需求層次理論 56
2.1.2 關于用戶價值和用戶體驗關系的案例 58
2.2 用戶體驗是一條線,不是一個點 63
2.2.1 因素一:產品邏輯 64
2.2.2 因素二:UI 66
2.2.3 因素三:技術 67
2.2.4 因素四:運營 68
2.3 產品經理無法定義“用戶價值” 70
2.4 用戶體驗部無法統籌“用戶體驗” 73
2.5 人人都是設計師 75
2.5.1 狹義的設計 76
2.5.2 藝術與設計 76
2.5.3 廣義的設計 78
第3章 解構基礎工具 79
3.1 需求分析工具:用戶場景 79
3.1.1 用戶場景的定義 79
3.1.2 用戶場景的功能 80
3.1.3 基于用戶場景的思維方式 84
3.2 市場分析工具:SWOT 分析法 89
3.3 功能梳理工具:功能列表與思維導圖 95
3.3.1 功能列表(Feature List) 95
3.3.2 思維導圖 97
3.4 邏輯梳理工具:流程圖 98
3.5 優(yōu)先級及版本規(guī)劃工具:四象限與MVP 混搭 103
3.5.1 四象限工具 104
3.5.2 MVP 105
3.6 原型設計工具:線框圖 107
3.6.1 線框圖概覽 108
3.6.2 互聯網產品的基本UI 元素 110
3.7 需求表述工具:需求文檔 110
3.7.1 需求文檔的用途 111
3.7.2 圖文形式的需求文檔 112
3.7.3 帶UI 的流程圖形式的需求文檔 118
第4章 解構宏觀產品設計原則 120
4.1 基于用戶心理模型來思考 120
4.2 用適合的方式交流 130
4.3 形式追隨功能 137
4.4 Less is More(少即是多) 140
4.4.1 第一層:簡化裝飾 140
4.4.2 第二層:簡化功能 144
4.4.3 第三層:簡化認知 147
4.4.4 第四層:“減法”并不是唯一的選擇 151
第5章 解構微觀可用性設計原則 155
5.1 一致性 156
5.2 及時且有效的反饋和解釋 161
5.3 信噪比 165
5.4 漸次呈現 171
5.5 防錯與容錯 173
第6章 橫向拓展:用戶研究與運營分析初步 177
6.1 以產品經理的視角看待用戶研究 177
6.2 深度訪談 178
6.2.1 前期準備 179
6.2.2 問題設計 180
6.3 問卷調查 184
6.3.1 問卷設計 184
6.3.2 問卷投放和回收 188
6.4 可用性測試 190
6.4.1 制定任務 190
6.4.2 進行測試 191
6.5 運營分析初步:常用指標及漏斗模型 192
6.5.1 互聯網產品常見的數據維度 192
6.5.2 漏斗模型 195
6.6 數據分析初步:Excel 常用函數簡述 208
第7章 縱向拓展:互聯網產品盈利模式淺析 219
7.1 流量變現 220
7.1.1 普通廣告 220
7.1.2 匹配廣告 224
7.1.3 導航站 227
7.1.4 移動應用分發(fā) 229
7.1.5 預裝分發(fā) 232
7.2 增值服務 234
7.2.1 基礎功能免費,高級功能收費 235
7.2.2 游戲道具 237
7.2.3 高品質內容 238
7.3 傭金與分成 241
7.3.1 B2C 平臺 241
7.3.2 第三方支付 243
7.3.3 開放平臺 245
7.3.4 O2O 類 248
7.4 收費服務及售賣變現 249
7.4.1 技術服務 249
7.4.2 付費軟件 251
7.4.3 付費內容 252
7.4.4 網上渠道 254
7.5 其他類 256
7.5.1 付費開發(fā) 256
7.5.2 金融增值 256
7.5.3 第三方付費 257
第2篇 推廣產品思維
第8章 以產品思維應聘產品經理職位 260
8.1 找到用戶:誰會負責簡歷篩選 260
8.1.1 兩類篩選人 260
8.1.2 簡歷篩選部分應對策略 262
8.2 明確需求:讀懂職位描述 265
8.3 設計UI:寫簡歷 269
8.3.1 簡歷框架 269
8.3.2 簡歷內容 271
8.4 厘清邏輯:與面試官相談甚歡的套路 283
8.4.1 自我介紹 284
8.4.2 講故事、講邏輯,而不僅僅是回答問題 286
8.4.3 不知道的問題如何應對 292
8.5 快速迭代:“等通知”期間可以做什么 294
8.6 畢業(yè)生與轉崗:沒經驗怎么辦 296
8.6.1 先反思:為什么沒有經驗 296
8.6.2 主動承擔,主動學習,抓住機會 299
第9章 以產品思維溝通 303
9.1 與設計師溝通:我們一起改變世界 303
9.1.1 激發(fā)設計師的主動性 303
9.1.2 提需求,不提方案 305
9.1.3 用場景,別用感覺,有數據更好 307
9.1.4 與“美工型”的設計師溝通 309
9.2 與工程師溝通:我很靠譜,跟我干沒錯 311
9.2.1 工程師的分類與應對原則 311
9.2.2 尊重技術,不懂的別亂說 312
9.3 與上級溝通:明確目標與給出方案 315
9.3.1 理解目標 315
9.3.2 給方案,而不是拋問題 318
第10章 “互聯網+”產品思維初探 321
10.1 “互聯網+”的三個階段 321
10.1.1 階段一:渠道、媒體與工具(從前) 321
10.1.2 階段二:業(yè)務融合,改造與重構(現在) 326
10.1.3 階段三:思維方式融合(未來) 331
10.2 如何策劃“互聯網+”產品 332
10.2.1 “互聯網+”研發(fā)鏈條中的角色 333
10.2.2 “互聯網+”產品的策劃方法 334
附錄A 產品經理常用資源 342
后記暨專家寄語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