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科學技術計算機/網絡網絡與數據通信網絡通信綜合ZnO基稀磁半導體納米材料的制備及磁性機制研究

ZnO基稀磁半導體納米材料的制備及磁性機制研究

ZnO基稀磁半導體納米材料的制備及磁性機制研究

定 價:¥38.00

作 者: 高茜
出版社: 東北大學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購買這本書可以去


ISBN: 9787551717359 出版時間: 2017-11-01 包裝:
開本: 頁數: 字數:  

內容簡介

  人們把21世紀稱為信息時代,信息技術的應用已經融入了尋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不再是神秘高端領域的專屬。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得益于人們對材料微觀性能的認知和操控。經過10年的時間,“稀磁半導體”由一個虛無的詞匯變成了一類實實在在的納米材料,在高茜及其學生所制備的ZnO基納米材料中,憑肉眼即可辨認出這種材料摻雜了什么元素,摻雜的比例大致是多少……《ZnO基稀磁半導體納米材料的制備及磁性機制研究》涵蓋的內容既有讀博期間的研究成果,也有后續(xù)的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希望此書不僅是作者對其10年來所做工作的總結,更希望它能為同行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和幫助。

作者簡介

暫缺《ZnO基稀磁半導體納米材料的制備及磁性機制研究》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稀磁半導體研究背景
1.1.1 理論背景——半導體自旋電子學
1.1.2 稀磁半導體綜述
1.2 zn0基稀磁半導體研究進展
1.2.1 Zn0的特性
1.2.2 Mn摻雜ZnO的研究進展
1.2.3 C0摻雜ZnO的研究進展
1.2.4 其他過渡族金屬摻雜Zn0的研究進展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義及內容
1.3.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1.3.2 本研究的內容
第2章 本研究的理論依據與實驗方法
2.1 磁性基本理論
2.1.1 磁性的產生
2.1.2 交換作用理論
2.1.3 磁性相變
2.2 用于稀磁半導體的理論模型與理論研究方法
2.2.1 用于稀磁半導體的理論模型
2.2.2 常用的理論研究方法
2.3 實驗方法
2.3.1 樣品的制備方法
2.3.2 分析手段及原理
第3章 Co摻雜ZnO體系的磁性研究
3.1 引言
3.2 樣品的制備
3.2.1 粉末樣品的制備
3.2.2 薄膜樣品的制備
3.3 粉末樣品表征結果與分析
3.3.1 XRD檢測結果與分析
3.3.2 TEM、SEM和EDS的檢測結果與分析
3.3.3 磁性檢測結果與分析
3.3.4 磁性機制分析
3.4 薄膜樣品表征結果與分析
3.4.1 xRD檢測結果與分析
3.4.2 光譜檢測結果與分析
3.4.3 磁性檢測結果與分析
3.4.4 磁性機制分析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Al、C0共摻雜ZnO體系的磁性機制
4.1 引言
4.2 樣品的表征結果與分析
4.2.1 結晶狀況檢測結果與分析
4.2.2 磁性檢測結果與分析
4.3 磁性機制分析
4.3.1 晶格收縮對磁能積的影響
4.3.2 晶粒度對磁能積的影響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Mn、Fe及Ni摻雜znO體系的磁性機制.
5.1 引言
5.2 Mn摻雜zn0粉末樣品的結構及磁性行為
5.2.1 結晶狀況檢測結果與分析
5.2.2 磁性檢測結果與分析
5.2.3 磁性機制分析
5.3 Na、Mn共摻雜zn0粉末樣品的結構及磁性行為
5.3.1 結晶狀況檢測結果與分析
5.3.2 磁性檢測結果與分析
5.3.3 磁性機制分析
5.4 Fe、Ni摻雜znO粉末樣品的磁性機制研究
5.4.1 Fe摻雜znO粉末樣品的結構及磁性行為
5.4.2 Fe與Co共摻雜znO粉末樣品的結構及磁性行為
5.4.3 Ni摻雜znO粉末樣品的結構磁性行為
5.5 本章小結
第6章 結束語
6.1 本書的結論
6.1.1 Co摻雜Zn0體系磁性機制的實驗研究
6.1.2 Al、Co共摻雜zn0體系磁性機制的實驗研究
6.1.3 Mn及其他過渡族金屬摻雜ZnO體系磁性機制的實驗研究
6.2 本書的不足之處與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