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緒論
1.1 產品創(chuàng)新設計背景
1.1.1 社會背景
1.1.2 文化背景
1.1.3 技術背景
1.2 隱喻——產品設計的思考方式
1.2.1 處理設計任務的工具
1.2.2 情感表達的方式
1.2.3 設計思維的方式
第2章 隱喻的基本理論
2.1 隱喻的概念
2.1.1 語言學中的隱喻
2.1.2 心理學中的隱喻
2.2 隱喻理論的發(fā)展
2.2.1 隱喻理論的興起
2.2.2 隱喻理論的發(fā)展
2.3 概念隱喻映射理論
2.3.1 單向性
2.3.2 系統(tǒng)性
2.3.3 層次性和結構繼承性
2.4 隱喻產生的原因
2.4.1 隱喻產生的認知原因
2.4.2 隱喻產生的心理原因
2.4.3 隱喻產生的語言原因
2.5 隱喻的基本特征
2.5.1 隱喻的相似性
2.5.2 隱喻的互動性
2.5.3 隱喻的認知性
2.6 隱喻的認知分析
2.6.1 隱喻認知的表現(xiàn)
2.6.2 隱喻認知的方式
2.6.3 隱喻認知的功能
2.6.4 隱喻的認知機制
第3章 隱喻設計的應用
3.1 隱喻設計的概念
3.1.1 隱喻設計概念的提出
3.1.2 隱喻設計概念的發(fā)展
3.1.3 隱喻在設計中的應用
3.2 隱喻與敘事風格
3.3 隱喻與后現(xiàn)代主義
3.4 隱喻與仿生設計
3.4.1 仿生設計
3.4.2 仿生設計與自然美學
3.4.3 仿生設計與生命哲學
3.5 隱喻與建筑設計
3.6 隱喻與交互設計
3.6.1 交互設計
3.6.2 交互設計中的隱喻
3.7 隱喻與平面設計
第4章 產品隱喻與認知模型
4.1 產品隱喻
4.1.1 產品隱喻的本質
4.1.2 產品隱喻設計是人類認知活動的結果
4.1.3 產品隱喻的理論結構
4.2 人類的認知模式
4.2.1 意象-圖式模式
4.2.2 隱喻模式
4.2.3 轉喻模式
4.2.4 命題模式
4.2.5 人類的認知系統(tǒng)
4.2.6 人的認知過程
4.3 產品語義學與認知模型
4.3.1 產品的認知功能
4.3.2 產品語義的認知過程
4.3.3 編碼與解碼
4.4 產品隱喻設計的語義層次
4.4.1 符號層
4.4.2 形態(tài)層
4.4.3 意味層
第5章 產品隱喻與設計符號學
5.1 符號學與設計符號學
5.1.1 符號與符號學概念
5.1.2 設計符號學
5.2 設計符號的隱喻特征
5.2.1 認知性
5.2.2 傳達性
5.2.3 抽象性
5.2.4 時代性
5.3 產品隱喻中的設計符號
5.3.1 視覺圖案符號
5.3.2 指示性視覺符號
5.3.3 象征性視覺符號
5.3.4 聽覺符號
5.3.5 觸覺符號
5.3.6 使用情境體驗符號
5.3.7 行為記憶符號
5.4 產品隱喻設計類型
5.4.1 功能形態(tài)隱喻
5.4.2 材質色彩隱喻
5.4.3 行為隱喻
5.4.4 情緒隱喻
5.4.5 故事隱喻
5.4.6 意境隱喻
5.4.7 文化符號隱喻
5.4.8 多模態(tài)隱喻
第6章 產品隱喻與情感化設計
6.1 情感與情感化設計
6.1.1 情感理論
6.1.2 情感化設計理論
6.2 情感隱喻的三個層次
6.2.1 本能層的情感隱喻
6.2.2 行為層的情感隱喻
6.2.3 反思層的情感隱喻
第7章 產品隱喻思維與產品隱喻設計方法
7.1 產品隱喻思維
7.1.1 模擬思維
7.1.2 推理性思維
7.1.3 輻射思維
7.2 產品隱喻設計方法
7.2.1 產品隱喻設計方法的基本構思
7.2.2 產品隱喻設計方法應用
7.2.3 設計實例分析
7.2.4 “小心輕放”產品隱喻設計方法應用注意事項
7.2.5 產品隱喻設計方法的應用局限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