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文學藝術藝術藝術史戲曲劇種演進史考述(全三冊)

戲曲劇種演進史考述(全三冊)

戲曲劇種演進史考述(全三冊)

定 價:¥260.00

作 者: 曾永義 著
出版社: 中國出版集團,現(xiàn)代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514375169 出版時間: 2019-12-01 包裝: 平裝
開本: 16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容簡介

  《戲曲劇種演進史考述》是一部綜合研究論述中國古代戲曲的專著,是在考述戲曲劇種的源生、形成、成熟、鼎盛、蛻變、衰落的過程和情況。該著作涉獵廣泛,時間跨度大,涉及戲曲、古典文學等領域,從先秦至20世紀末,是一部浩瀚的戲曲劇種演進史大作,有很高的學術價值。 “戲曲劇種演進史”可以說是整個“戲曲史”的骨干,骨干畢具、架構整飭,戲曲史中“戲曲藝術演進史”、“戲曲文學演進史”、“戲曲理論演進史”仍有可以正確依存的載體,所以它是“戲曲史”研究和著作的前提。而如果“戲曲劇種”的遞變沿革不用乾嘉考證學的功夫加以厘清,使之綱舉目張、脈絡分明,則整個戲曲史的論述便失去準據(jù)而凌亂。 本書作者對兩岸學者的有關研究非常熟悉,所以他對相關問題的研究,都是在一步步厘清學術爭論的過程中向前推進,可以說,這部論著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當下中國戲曲研究的一種總結,對未來的相關研究提供一個較好的研究基礎。 這是曾永義先生治學生涯的一部集大成之作,也是他針對一個世紀以來戲曲研究難點的解惑之作,是一部在堅實史料基礎上的具有創(chuàng)新意義的學術著作。

作者簡介

  曾永義,生于1941年,臺南縣人,文學博士?,F(xiàn)任世新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特聘研究講座教授;北京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河南大學、河南師范大學、中國戲曲學院等十數(shù)所院校客座教授。 曾任臺灣大學名譽教授、胡適講座教授、臺灣大學講座教授、杰出人才講座教授;亦曾在美國哈佛大學、密歇根大學、斯坦福大學,荷蘭萊頓大學擔任訪問學者;在德國魯爾大學、香港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曾獲多項學術大獎。 1967年6月以《洪升及其長生殿》獲臺大文學碩士學位,1971年9月以《明雜劇概論》獲文學博士學位。同年留校任副教授,迄今未曾離開教職和戲曲。學術和教學范圍以戲曲為主體,以俗文學、韻文學和民俗藝術為羽翼。 除兩本學位論文外,其后學術專著有《蒙元的新詩——元人散曲》(1981)、《說民藝》(1987)、《臺灣歌仔戲的發(fā)展與變遷》(1988)、《中國古典戲劇的認識與欣賞》(1991)、《戲曲源流新論》(2000)、《俗文學概論》(2003)、《戲曲腔調新探》(2008)、《地方戲曲概論》(2011)、《戲曲學》(2016)、《戲曲歌樂基礎之建構》(2017)、《古典戲曲要籍述評》(2017)、《戲曲劇種演進史考述》(2019)等13部;另有關涉戲曲史之期刊論文150余篇結集于《中國古典戲劇論集》(1975)、《說戲曲》(1976)、《說俗文學》(1980)、《詩歌與戲曲》(1988)、《參軍戲與元雜劇》(1992)、《論說戲曲》(1997)、《從腔調說到昆劇》(2002)、《戲曲與歌劇》(2004)、《戲曲本質與腔調新探》(2007)、《戲曲之雅俗、折子、流派》(2009)、《戲曲與偶戲》(2013)、《戲曲新論十題》(出版社改題為《海內外中國戲劇史家自選集:曾永義卷》,2017)等11書之中;散文類有《蓮花步步生》《人間愉快》《牽手五十年》《椰林大道五十年》《中流自在:曾永義散文選》等8部;戲曲劇本創(chuàng)作有昆劇、京劇、豫劇、歌仔戲、中國現(xiàn)代歌劇在內的21部;舊詩一千數(shù)百首。

圖書目錄

暫缺《戲曲劇種演進史考述(全三冊)》目錄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