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乳手術是早期乳腺癌的標準化外科治療方案。在歐美地區(qū),保乳率能達50%,而我國就算在沿海的發(fā)達城市,保乳率都不足20%。保乳手術開展落后的深層次原因還是我們乳腺外科醫(yī)師的理念問題。對保乳的不自信,內心深處害怕復發(fā),常常限制了保乳手術的開展。從1998年開始,我們從保乳手術的機械性實施,到現在對保乳治療有著全畫幅的理解,經歷了將近20年的時間,在這20年里,我們經歷過成功,也嘗試過失敗。有無數患者的感激,也有局部復發(fā)患者的不理解。但這不影響我們的追求。事實上,我們需要明白的是保乳治療發(fā)展到今天,絕對不僅僅是一個外科手術范圍的縮小這么簡單。他的背后是對腫瘤生物學的顛覆性的理解(從Halsted的有序過擴理論到Fisher的系統(tǒng)性疾病理論),是日益精準的放射治療技術對腫瘤局部控制進行保駕護航,是不斷強大的系統(tǒng)治療對全身疾病的立體控制。這些學科的光榮史,成就了保乳手術的今天。保乳治療,并不僅是保留乳房的手術,我們所提倡的保乳,不僅僅是外科手術的平面發(fā)展,而是一個立體空間化的發(fā)展,包括乳房保健,外科的乳房保留,身體正常機能的保護(精準,減少不良反應等不必要的傷害),生命的保全還有生活質量的保護。我們希望可以給予患者的是一個多維度的保乳治療方案,最大限度地保留女性的美麗和尊嚴。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乳腺腫瘤中心于2014年出版了《乳腺癌保乳治療》一書,至今已有3年,在這段時間里,我中心的工作全面鋪開,業(yè)務范圍高度拓展。按計劃我們開始了《乳腺癌保乳治療》的第二輪修訂與更新,很高興在此得到中山大學、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及相關部門的信任與支持,參與編寫《乳腺癌保乳治療蘇逢錫2017觀點》。這本書本質上是《乳腺癌保乳治療》第二版的觀點高亮,也是乳腺外科醫(yī)師臨床實踐的工具書。我們精簡了關于乳腺癌保乳的相關觀點,刪除了一些紛繁復雜的臨床研究數據,清晰地闡述了一些復雜的邏輯關系,使得本書的可讀性更強。在這本《乳腺癌保乳治療蘇逢錫2017觀點》中,我們希望盡可能的簡明扼要,也盡可能的多一點中國實踐與本土經驗的展示。由于時間倉促,內容上也許會有可以再精進的地方,希望同行積極批評指正。保乳,是一種行醫(yī)態(tài)度,是一種立體的哲學思想。我們將繼續(xù)多維度地延伸這一理念,拓展我們的臨床實踐,保護女性的尊嚴。蘇逢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