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 披荊斬棘古窟燃燈
(一)馮國瑞先生與麥積山石窟
(二)西北藝術文物考察團考察麥積山
(三)閻文儒、李浴及其他學者對麥積山石窟的考察
(四)西北考察團和中央考察團對麥積山石窟考察
二 篳路藍縷櫛風沐雨
(一)成立麥積山文物保管所
(二)建所初期的重要工作
三 荊棘載途砥礪前行
(一)管理體制轉變
(二)麥積山石窟次建檔工作
(三)文物環(huán)境監(jiān)測工作
(四)架通未通棧道和翻修已通棧道
(五)整頓環(huán)境、安裝防護門窗
(六)對瀕危塑像、壁畫采取應急措施
(七)建立圖書資料室
(八)瑞應寺清理和修繕工作
(九)開展考古研究
(十)其他方面的工作
四 工程發(fā)軔奮創(chuàng)偉績
(一)工程前期的準備工作
(二)麥積山加固工程
(三)麥積山加固工程后期影響及評價
(四)支援嘉峪關夯土城墻噴錨加固試驗和水簾洞保護工程
(五)成立麥積山藝術研究會和組織美術人員臨摹壁畫
(六)廣泛收集整理有關麥積山石窟資料
(七)工程期間的文物修復工作
五 潛心探索秉燭而行
(一)文物修復工作
(二)雕塑復制和壁畫臨摹
(三)古文書整理
(四)對外展覽
(五)圖書出版
(六)四十周年大慶
(七)對外人員交流
(八)基礎設施建設
六 傳統(tǒng)立基科技兼容
(一)文物保護
(二)退耕還林工作
(三)安防工程
(四)考古調查
(五)檔案建設
(六)館藏文物數(shù)據采集
(七)召開麥積山石窟與絲綢之路佛教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八)其他方面工作
七 保護合縱研究連橫
(一)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申報
(二)文物保護工作
(三)考古調查
(四)圖書出版丁作
(五)文物數(shù)字化工作
(六)次可移動文物普查丁作
(七)美術臨摹工作
附錄 麥積山石窟大事記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