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引言........................... 1
章 劉永濟的求學生涯................. 10
一 書香門第...................... 10
二 前清秀才的自學經歷與儒家信仰............ 18
三 新式教育拓展了劉永濟的視野和學緣.......... 24
第二章 從明德學校教員到東北大學教授........... 34
一 任教于明德:詞家、學者與文化人........... 34
二 東北大學教授:文化立場與民族情懷.......... 46
第三章 劉永濟與學衡派.................. 58
一 «學衡»與劉永濟的文化保守主義立場......... 59
二 «湘君»與劉永濟的辭章家氣質............ 68
第四章 劉永濟與20世紀40年代的武漢大學文學學科..... 86
一 國立武漢大學一度以“保守”著稱........... 87
二 蘇雪林何以對劉永濟耿耿于懷............. 93
三 劉永濟的雅量.................... 100
四 劉永濟的幾個主要學術領域.............. 106
第五章 從“思想改造”到“識得真源”........... 108
一 “補讀人間未見書”................. 109
二 “要向青燈共策勛”................. 121
第六章 «誦帚盦詞»的編訂、印刷與審查.......... 133
一 劉永濟眼中的«誦帚盦詞».............. 133
二 «誦帚盦詞»“審查結論”和“結論”所判定的“反動作品” ……140
第七章 «文學論»的三重視野............... 155
一 «文學論»的文化視野................ 156
二 «文學論»的文學史視野............... 160
三 «文學論»的文學批評史視野............. 166
第八章 «十四朝文學要略»的文學史書寫.......... 172
一 «十四朝文學要略»的文學史理念........... 172
二 «十四朝文學要略»與主流文學史的視野之異...... 181
第九章 劉永濟屈賦研究的路徑與得失............ 191
一 知人論世是劉永濟屈賦研究的基本范式......... 192
二 劉永濟屈賦考據(jù)的人文性與科學性........... 202
三 劉永濟論屈賦辭章之美................ 217
第十章 «文心雕龍校釋»的文學史建構........... 236
一 “校釋之作,原為大學諸生講習魏、晉、六朝文學而設” …… 236
二 «文心雕龍校釋»注重“風會”即長時段文學狀況的考察…… 245
三 文學史視野下的辨體研究及各體代表作之分析...... 256
第十一章 «唐人絕句精華»的學術宗旨與主要貢獻...... 266
一 劉永濟論王士禎神韻說的歷史緣由........... 266
二 «唐人絕句精華»與«唐人萬首絕句選»的風貌之異... 272
三 «唐人絕句精華»具有豐富的學術內涵......... 281
第十二章 劉永濟詞學研究的三個面向............ 288
一 劉永濟論“填詞之事”................ 289
二 劉永濟論唐五代詞的流派劃分和風會變遷........ 310
三 劉永濟的吳文英書寫與20世紀的文學史敘述...... 317
四 劉永濟的吳文英詞細讀................ 326
第十三章 劉永濟的說部研究與曲學研究........... 340
一 劉永濟論說部流別.................. 340
二 劉永濟的曲學研究.................. 357
結語 劉永濟與現(xiàn)代中國學術................ 370
一 詞人劉永濟..................... 370
二 古典文學專家劉永濟................. 386
三 現(xiàn)代學術史上的劉永濟................ 394
附錄 劉永濟年表..................... 403
主要參考文獻....................... 429
一 (研究對象)原始文獻................ 429
二 古籍........................ 432
三 (研究性)著作................... 435
四 (研究性)論文................... 445
后記........................... 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