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 | 登錄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
讀書網(wǎng)-DuShu.com
當前位置: 首頁出版圖書人文社科歷史中國史中國史料典籍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回顧與思考(上、下冊)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回顧與思考(上、下冊)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回顧與思考(上、下冊)

定 價:¥108.00

作 者: 高尚全 著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叢編項:
標 簽: 暫缺

ISBN: 9787010196084 出版時間: 2018-08-01 包裝:
開本: 頁數(shù): 字數(shù):  

內(nèi)容簡介

  全書概括了40年改革開放實踐取得的偉大成就,探索出促使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yè)獲得巨大成功的基本經(jīng)驗以及指導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yè)向前推進的重要啟示,提出在新的歷史時期,仍需要繼續(xù)努力,準確把握新的歷史時期的改革難點和重點,確保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yè)從勝利走向勝利。作為改革開放的親歷者和相關決策的制定者及實施者,作者回顧和梳理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成就、經(jīng)驗和教訓,為即將開啟的新的改革探索積累了更多的可供借鑒的經(jīng)驗,在理論和實踐上不斷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作者簡介

  高尚全,1929年9月出生于上海嘉定。1952年畢業(yè)于上海圣約翰大學。曾在東北工業(yè)部、一機部、農(nóng)機部、國家機械工業(yè)委員會工作,1982年調(diào)入國家體改委,歷任處長、副局長、局長、中國體改研究所所長。1985年5月任國家體改委副主任。曾任中國體改研究會會長,中國發(fā)展改革基金會理事長、中國(海南)改革發(fā)展研究院院長。香港回歸前,曾任香港特別行政區(qū)籌委會和預備委員會經(jīng)濟小組組長。北京大學、南開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大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院長,美國密蘇里大學斯諾教授,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訪問學者。曾任聯(lián)合國發(fā)展政策委員會委員、世界銀行高級顧問。1984年起,先后六次參加中央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先后40多次向黨中央、國務院提出改革建言,受到中央領導的重視和批示。在國內(nèi)外出版的著作有《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新時期改革邏輯論》《政府轉型》《民本經(jīng)濟論》《China Economic Reform》《中國經(jīng)濟體制改革》《強國之路》《人民本位論》《論體制創(chuàng)新》等34部。

圖書目錄

改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3

篇一 從計劃經(jīng)濟到商品經(jīng)濟的改革探索階段(1978— 1991年)

打破條塊分割 發(fā)展橫向商品經(jīng)濟聯(lián)系(1983年10月21日)…………………………………………… 31

正確對待西方國家的經(jīng)營管理經(jīng)驗(1984年11月23日)………………………………………………… 45

我國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基本任務(1984年11月) …………………………………………………………… 49

堅持把改革放在首位(1985年9月30日) ………………………………………………………………… 62

經(jīng)濟體制模式轉換的新趨勢和新任務(1986年4月)……………………………………………………… 67

關于深化推進改革的幾個問題(1986年6月30日) ……………………………………………………… 75

探索和創(chuàng)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jīng)濟體制(1987年3月20日) ……………………………………… 94

把發(fā)展與改革更緊密地結合起來(1987年6月26日)…………………………………………………… 108

希望在改革的理論上有新的重要突破(1987年8月21日)

———對黨的十三大報告中計劃與市場關系的一點意見……………………………………………… ……112

經(jīng)濟要進一步穩(wěn)定 改革要進一步深入(1987年10月11日) ………………………………………… 115

正確處理改革中的十個關系(1987年10月)……………………………………………………………… 129

有效地實現(xiàn)計劃與市場內(nèi)在的統(tǒng)一(1987年11月16日) ……………………………………………… 146

發(fā)展外向型經(jīng)濟與經(jīng)濟體制改革(1988年6月) ………………………………………………………… 152

價格改革是經(jīng)濟體制改革成敗的關鍵(1988年8月17日)……………………………………………… 163

總結歷史經(jīng)驗 全面深化改革(1988年10月)

———經(jīng)濟體制格局的重大變化……………………………………………………………………………… 169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發(fā)展社會主義商品經(jīng)濟理論(1988年11月18日) ………………………………… 182

堅定不移地繼續(xù)貫徹治理整頓、深化改革的方針(1989年10月18日) …………………………………192

加強對通貨膨脹的研究(1990年1月10日)……………………………………………………………… 199

企業(yè)改革及其有關的配套改革(1990年3月31日)……………………………………………………… 202

逐步建立計劃與市場相結合的經(jīng)濟運行機制

(1990年3月31日)……………………………………………………………………………………… 208

改革要為經(jīng)濟的穩(wěn)定發(fā)展服務,經(jīng)濟穩(wěn)定發(fā)展要靠改革來促進

(1990年4月) …………………………………………………………………………………………… 216

論計劃經(jīng)濟與市場調(diào)節(jié)有機結合(1991年2月8日) …………………………………………………… 219

堅持土地公有,完善產(chǎn)權制度(1991年3月)……………………………………………………………… 227

海南改革、開放、發(fā)展的十個問題(1991年4月) …………………………………………………………232

改革是推動科技進步的強大動力(1991年6月3日) …………………………………………………… 237

在計劃與市場有機結合中實現(xiàn)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1991年10月)………………………………………… 240

寫出了一個政治經(jīng)濟學的初稿

———參與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

決定》起草的回顧…………………………………………………………………………………………… 249

篇二 市場經(jīng)濟體制框架建立階段(1992— 2002年)

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改革開放步伐(1992年6月26日) …………………………………………… 285

股份制是深化企業(yè)改革的有效途徑(1992年6月) ……………………………………………………… 301

加快改革步伐,盡快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新體制(1992年9月12日)……………………………… 306

資本市場的規(guī)范化發(fā)展與中國國有企業(yè)改革(1997年9月30日)……………………………………… 312

充分利用股份制,推動國有企業(yè)改革(1997年11月) …………………………………………………… 317

關于理論創(chuàng)新、體制創(chuàng)新和科技創(chuàng)新的幾個問題(2000年7月15日) ………………………………… 323

體制創(chuàng)新是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主要動力(2000年11月6日)…………………………………………………… 330

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一個總體設計———參與起草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

《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的回顧………………………………… 334

邁向新世紀的行動綱領———參與起草黨的十五大報告的回顧…………………………………………… 361

吹響新世紀的號角———參與起草《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

第十個五年計劃的建議》的回顧…………………………………………………………………………… 379

加快轉變政府管理經(jīng)濟的方式(2002年1月10日)……………………………………………………… 397

(下)

篇三 改革的深化階段(2003— 2012年)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幾點意見(2003年4月23日)…………………………………………… 403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幾個理論問題(2003年6月9日) ……………………………………… 406

完善市場經(jīng)濟體制須注重制度建設和創(chuàng)新(2003年10月24日) ……………………………………… 410

改革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2003年10月31日) …………………………………………… 416

如何認識和應對改革發(fā)展的關鍵時期(2004年5月10日)……………………………………………… 426

對“十一五”規(guī)劃的幾點意見(2004年6月21日)………………………………………………………430

保護私有財產(chǎn)和維護公共利益的一致性(2004年9月24日)…………………………………………… 436

深化政府改革是全面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關鍵(2004年10月23日) …………………………………… 441

對《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稿)》的幾點意見(2005年2月25日) ………………………………… 452

搞好社會再分配是實現(xiàn)社會公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2005年5月11日)……………………………………… 456

政府轉型:事關改革發(fā)展全局的重點(2005年6月8日)………………………………………………… 460

深化改革,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2005年6月28日) …………………………………………… 464

“走出去”戰(zhàn)略中的企業(yè)與政府的角色(2005年8月1日)……………………………………………… 469

轉變經(jīng)濟增長方式的關鍵在于體制創(chuàng)新(2005年8月9日) …………………………………………… 472

“十一五”時期要盡快解決困難群體的社會保障問題(2005年8月)…………………………………… 479

關于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思考(2005年10月7日)………………………………………………………… 486

改革是推動和諧社會的根本動力(2005年10月23日) ………………………………………………… 490

用歷史唯物主義評價中國改革(2005年12月)…………………………………………………………… 501

下更大決心加快推進改革(2006年2月13日)…………………………………………………………… 508

海南要走自己的發(fā)展之路(2006年3月22日)…………………………………………………………… 515

改革開放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由之路(2007年10月26日) …………………………………… 518

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fā)展中國(2007年11月17日) ……………………………………………………… 520

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建設服務型政府(2007年11月24日) ……………………………………… 523

讓均等化理念融入公共財政(2007年12月15日) ……………………………………………………… 540

解放思想與體制創(chuàng)新(2008年1月14日)………………………………………………………………… 542

把提高效率同促進社會公平結合起來(2008年10月7日)……………………………………………… 567

改革正未有窮期(2008年12月15日) …………………………………………………………………… 570

在擴大內(nèi)需中改善民生、深化改革(2009年1月14日) ………………………………………………… 574

繼續(xù)深化改革應堅持的幾個原則(2009年2月10日)…………………………………………………… 576

把打破壟斷作為深化改革的突破口(2009年6月12日)………………………………………………… 580

篇四 新時代的全面深化改革階段(2012年至今)

關于黨的十八大的三點建議(2012年5月) ……………………………………………………………… 587

改革是我國發(fā)展的大紅利(2013年4月18日)………………………………………………………… 591

關于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主題的建議(2013年5月) …………………………………………………… 593

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核心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2013年5月) ……………………………………… 596

從“基礎性”作用到“決定性”作用(2013年11月25日)……………………………………………… 607

法治政府:發(fā)揮市場決定性作用的關鍵(2014年1月)…………………………………………………… 613

市場決定資源配置體現(xiàn)市場經(jīng)濟規(guī)律(2014年3月26日)……………………………………………… 619

思想轉型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提條件(2014年3月) …………………………………………………… 623

依法治國與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2014年3月) ……………………………………………………………… 629

我親歷的中國改革的十個故事(2014年12月11日) …………………………………………………… 637

“三創(chuàng)”可以改變中國(2015年2月)……………………………………………………………………… 653

互聯(lián)網(wǎng)將推動農(nóng)村巨變(2015年7月20日)……………………………………………………………… 659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補齊農(nóng)村短板(2015年11月9日)………………………………………………… 664

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的重大進展(2016年1月) ………………………………………………………… 668

以供給側改革新常態(tài)(2016年2月3日) …………………………………………………………… 674

關于如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考(2016年4月) ………………………………………………… 678

濰坊·諸城調(diào)研有感(2016年8月) ……………………………………………………………………… 686

關于深化改革提升民心的三點建議(2017年1月) ……………………………………………………… 694

產(chǎn)權制度是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基石(2017年3月) …………………………………………………… 699

中國金融改革的進展和新的任務(2017年11月)………………………………………………………… 708

新時代的全面深化改革(2017年11月)——從改革角度解讀黨的十九大報告………………………… 717

新時代 新思想 新體制(2017年12月17日)——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新年論壇上的講話………………………………………………………………………………………………………………… 728

讓改革精神薪火相傳(2018年3月27日)………………………………………………………………… 734

如何寫好建設現(xiàn)代化經(jīng)濟體系這篇大文章(2018年3月) ……………………………………………… 739

親歷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建立過程(2018年4月) ………………………………………………… 746

黨領導改革四十年(2018年6月) ………………………………………………………………………… 753

附  錄

高尚全的改革觀………………………………………………………………………………………………… 765

高尚全在國內(nèi)外出版的主要著作目錄………………………………………………………………………… 789


本目錄推薦

掃描二維碼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friseller.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