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學史?周代卷》是美國漢學家韓大偉教授多卷本《中國經學史》的*卷。韓教授采用西方經學界的觀念模式書寫中國經學史,以各個時代開宗立派的大師為中心,在廣闊的歷史視野下審視中國經學的傳承和研究方法的發(fā)展?!吨艽怼芬还?1章,前七章論孔子的經學,后面四章論孔門弟子或再傳弟子曾子、子夏、子思,和孟子、荀子的經學。作者認為,以孔子為中心的周代經學雖然只是中國經學的原始時期,但對整個中國經學史而言具有“原型”意義,是后世經學家推崇和效法的對象。以曾子、子夏為代表的一代弟子忠實地傳承孔子的經學,是他們自己或者他們的門人轉錄了孔子的口頭學說,在傳承過程中發(fā)揮了樞紐作用。以子思為代表的再傳弟子在傳承經學時不再局限于忠實地傳承,他們開始用自己的話闡發(fā)六經和孔子,逐漸轉向闡釋學。孟子的教學情境不再是禮儀化的,而是理智化的。他提倡“私淑”,通過自修經學成為孔子的門徒。荀子是先秦經學的集大成者,他可能擁有很多傳統(tǒng)傳注,是經書文本流傳至漢代的樞紐。荀子還是一名優(yōu)秀的老師,門徒眾多,他對經學研究的制度化影響甚巨?!吨艽怼访枋龅牟皇强鬃拥热说乃枷胝軐W,而是周代經學的學術機制,亦即經學作為一門學科在周代是如何存在和發(fā)展的。